青山绿水间 邂逅“国宝”大鲵 陇原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五)
(上接第一版)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使保护区的综合功能日益显现,然而,保护区的巡护和宣教工作,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从事巡护工作五年的张永久坦言,他们最辛苦的工作就是巡山查林和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
“这里植被茂密,巡护要步行,每天平均走三四十里路,一走就是一整天,我们背着干粮,肚子饿了就蹲下吃点。”张永久说。
多年来,张永久和他的同事们通过播放电视专题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宣传牌、召开各种会议等方式,广泛宣传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了全县干部群众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每年巡查65次160天以上。
科学定位,加强保护区监测整改
为全面掌握大鲵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及伴生环境变化情况,保护区管理局在梅园河的老江坝、三河的席坝、店子的老龙湾、秧田河的石碑岭等地建立监测点6个,并定期开展监测,通过水样监测及伴生生物观察,保护区在3年内水质没有明显变化。
同时,委托相关部门对保护区进行野生资源调查,通过设置样带法捕捉野生大鲵,测算保护区野生大鲵资源数量为4600尾,野生大鲵资源数量相比上世纪有明显增加,保护区管理成效凸显,增殖放流和保护措施起到积极作用。
直面问题,立行立改。大鲵管理局全面认真扎实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共取缔退出探矿权9家,整治矿渣堆积点1处,拆除清理生猪养殖场2家,关停整改小型水电站2家,查处违法采砂点8户,处罚6户,关停取缔违规采砂点(场)5处。实现了保护区安全环保管理目标。
“我们还积极主动向县政府和市、省相关部门汇报整改进展情况,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据国家生态环境部2018年5月15日发布信息,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瘦身\’问题整改到位,已经销号。”江俊虎说道。
创新理念,引导人工养殖健康发展
“建立大鲵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野生大鲵种质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康县副县长周成飞说。
在康县,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大鲵的产卵率、孵化率和成活率已经达到90%以上,从而极大增加了大鲵的种群数量。
现如今,将这一科技成果大面积应用推广是关键。康县指导发展了一批养殖大户,全县注册大鲵养殖公司17户,发展养殖户355户,建成工厂化养殖场4个,存塘大鲵12万尾,全县大鲵总产值达到1.2亿元。2家公司被确定为全国81家濒危物种苗种供应单位甘肃苗种供应商。
经过不懈努力,康县大鲵的保护和管理已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阶段,大鲵及其伴生生物环境资源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康县大鲵保护事业也成为全县开发旅游最大的吸睛亮点,并正在发挥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积极作用,为建设康县的绿水青山和净化长江水源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通过这种方式,既实现了我们的创业梦,也为村里人增收搭建了平台。”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王谢红和他的团队共同成立...
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