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四个全域”发展多元产业

陇南日报 2018-09-07 01:07 大字

康县讯(通讯员苟鹏泽)近年来,康县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劳务输转、农村电商等多元产业,有效调动贫困群众发展增收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子。

全域发展特色产业。康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椒,区域优势、做精做优”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扶持引导群众发展核桃、花椒、茶叶等优势特色经济林果135.08万亩,2万多农户8万多人从事黑木耳、香菇、天麻等食用菌生产,实现了提升产业适宜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全域发展乡村旅游。康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全域发展乡村旅游,建成2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和69个旅游示范村,实施“十村百户千床”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17户、乡村宾馆7家,乡村旅游日接待能力5000多人。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多种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旅游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县旅游综合收入从2012年的2.9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01亿元,2260户8800名贫困人口依托旅游实现脱贫,间接带动5176户增收致富。

全域发展电子商务。康县深入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完善县乡村社四级物流体系,推行“网店+农户”“网店+企业”扶贫模式,建成1个县级电商扶贫服务中心,21个乡镇电商扶贫服务站,76个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5个网货供应平台,发展电商企业38家、物流快递29家,开办网店1343家(贫困村238家),带动2.4万名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全域发展劳务经济。根据贫困户不同增收方式,康县制定相应培训计划,努力解决贫困群众因没有一技之长导致“脱不了贫”的问题。去年完成劳务技能培训7000多人次,输转富余劳动力6万多人,创收10亿多元。

新闻推荐

康县扎实推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签约工作

康县讯(记者温正平)为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连日来,康县组织律师事务...

康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