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屏障下的“娃娃鱼”富民产业 陇原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四)
康县天之源大鲵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察看大鲵生长情况。本报记者李董摄
本报记者罗艳李董
初秋的康县,层峦叠嶂、绿水环绕。9月3日,陇原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康县天之源大鲵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几排养殖室掩映在绿树之间。走进养殖室,室里一片漆黑,循着手电光望去,大小不一的水池错落有致,每个水池连接着一根水管,山泉水随之缓缓流进水池,水池里慢悠悠滑动的是被称为生物“活化石”、俗称“娃娃鱼”的大鲵。
大鲵身体扁平,头宽而圆,口很大,眼极小,尾部侧扁,四肢短小,前肢很像小孩的胳膊,棕褐色的背部缀有大小不等的云斑,神态憨厚可爱。“这可是我们社员的宝贝,我们还要靠它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呢。”合作社负责人贾桂英抓着一条10多斤重的大鲵笑着介绍道。
贾桂英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是康县最早人工养殖大鲵的人之一,2000年,他们便在自家的院子里开始修建池塘喂养大鲵。“这之前,我们是自己在家里瞎摸索,规模也小。”贾桂英说,“2012年,在政府的引导和水产站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建成了合作社。”
据了解,合作社通过多种模式来养殖大鲵,有室内池养殖、院内池养殖和仿生态流水池养殖等,其中,仿生态养殖池720平方米、仿生态洞穴52个,现有种鲵260尾,存塘大鲵11860尾。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经营,现有社员100余人,年销售21万元,已成为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典型。
在当地,通过大鲵养殖脱贫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39岁的张小凤就是其中之一。
家住金钗峪村的张小凤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干重体力活,家里的收入仅靠丈夫在外务工。自从加入天之源大鲵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后,便在合作社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每个月也有2000元的稳定收入。
“我们这里植被覆盖面积大,没有工业污染、一直是中华大鲵生长繁衍的理想地域,当初贾大姐邀请我加入合作社,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张小凤说。
谈及未来的发展,贾桂英说:“下一步,打算建立娃娃鱼电子销售网点,打开康县大鲵销售渠道。同时,将结合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的契机,带领周边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早日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陇南讯(记者白杨通讯员苟鹏泽)近日,康县周家坝镇犀牛村发现始建于唐末天复八年(908)的犀牛江罗汉院旧址及北宋《仁...
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