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陇南】甘肃陇南汛后救灾见闻:不等不靠 群众自救减损失
新华社记者朱国圣屠国玺成欣
今年汛期以来,地处长江上游的甘肃省陇南市遭遇到了多轮特大暴雨和洪灾。到目前为止,各类灾害共造成当地130多万人受灾,经济损失严重。
近期记者在这里采访防汛救灾,在多个县区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在重大的灾情和财产损失面前,陇南县乡干部不等不靠,组织群众展开生产自救,以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汛期陇南市多地的降雨量比30年来的同期峰值多了三至八成。在陇南市康县长坝镇花桥村,最大强降雨发生在7月10日,当地上了年纪的群众告诉记者:“这么大的雨很多年来没有见到过”。因为预警及时,在这场降雨中花桥村没有人员伤亡,但基础设施和农作物的损失惨重。
花桥村是一个4A级乡村旅游景区,此次灾害过后,花桥村旁的国道、村里的道路、排洪渠等设施严重受损,景区不得不暂时关闭。
长坝镇党委书记杨寿松介绍说,洪水淹没了村里的道路,雨后路上的淤泥都有厚厚一尺。灾害过了近两个星期,记者在这里还能看到不少灾害痕迹:河道旁的部分道路路基坍塌、上方悬空,过河的小桥栏杆也被水冲走。
几年前还处于贫困的花桥村,这几年靠着原生态风光发展乡村旅游,旅游经济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致富手段。然而此次暴雨过后,景区设施受损,游客少了,旅游收入少了。
花桥村的村民选择不等不靠,通过群众自救来减少损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先做起来。桥没办法靠自己重建,但河道和街道的淤泥可以先清理起来。大的塌方没办法处理,但小的塌方可以想办法用挖掘机先行处理。”花桥村村民、老党员张永新说。
杨寿松说,自强降雨以来,乡镇第一时间启动防汛救灾应急预案,根据灾情实际发动干部群众生产自救,村民自发组织应急抢险队加固堤坝,及时抢修塌陷路段、修复受损河堤、疏通生产道路。
记者走进花桥村,随处可见村民冲刷道路,清理淤泥;挖掘机、铲车正在疏浚河道、沟道。据不完全统计,连日来长坝镇累计发动群众4000人次,回填土方28处9000余方,抢通道路49条。截至目前,部分道路已恢复通行,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正常,部分农家客栈开始重新营业。在花桥村景区里,记者还见到了数十名来自周边省区的游客。
今年的灾害对当地乡村旅游影响较大。杨寿松算过一笔账,长坝镇此次基础设施的损失超过700万元,但是靠群众的投工投劳、义务劳动,灾后重建就可以省出300万元。
花桥村只是甘肃省陇南市今年汛期遭受暴洪灾害的一个普通村庄。陇南市其他多个村庄的灾情远远重于此。但这些村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除了自身财力不足确实需要帮扶的项目外,村民都尽可能地开展生产自救,尽量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据陇南市政府介绍,在今年的汛期,陇南市组建了多支“党员突击队”“救灾先锋队”“党群互助组”赶赴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坚持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积极自救,全力以赴恢复生产生活。
几场暴雨过后,天气放晴。在自家的客栈里,张永新又重新制作当地特色的面茶来接待游客。他家所在的花桥村也渐渐恢复了昔日的美貌,而这其中,也有他们不等不靠、努力自救的功劳。
新闻推荐
康县讯(通讯员冯丽蓉)7月3日,康县人民政府与甘肃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教学科研基地揭牌仪式在康县举行。仪式上,甘肃农...
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