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绿宝石”是如何闪耀的?
(上接第一版)
如今,康县已建成了294个美丽乡村,农村有4.13万户全面改善了人居环境,占所有农户的87.7%。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说:“美丽乡村是群众最期盼的脱贫,要从‘颜值\’、从品质全面提升乡村环境。”
如画风景成“宝库”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乡村环境一天美似一天,外来游客也日益增多。旅游经济俨然成为拉动乡村发展的一驾马车。
如今,康县全域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新景点,其中包括2个国家4A级景区。
花桥村村民张俊富开着一家农家乐,他说:“现在一到旅游旺季,村里的十几家客栈全部爆满,整个村都住不下,住宿必须提前预约。”村民张永新原来只是靠几亩薄田过生活,现在则把房子租给别人开客栈。“去年光房屋出租就有4万元收入。”他说。
2017年,康县接待游客达到21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了11亿元。今年的几个小长假里,康县的游客量和旅游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一倍以上。
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就连农家家常饭都变成了赚钱“法宝”,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也插上了电商的翅膀,销路更加宽广。
在朱家沟村,村民摆摊卖起了当地特色的面茶,用面煮茶、别具风味。一位摊主告诉记者,进入旅游旺季后,一天最多能卖出近300碗面茶,一天的收入就过了千元。
来观光的人多了,当地的土特产成了香饽饽。康县目前有8万多名农户从事黑木耳、天麻等食用菌生产,养蜂农户也达到了4000多户。康县阳坝镇等地的茶叶也成了当地一张特色名片。目前康县建成了年产约50万公斤的茶叶生产线和年产约5万吨的核桃露生产线。
在康县,美丽乡村风景如画,田园综合体和电子商务等都成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乡村迸发新活力青年返乡奔“小康”
在康县,越来越美的村庄像一块块磁铁,吸引着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乡村因此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康县岸门口镇庄科村的“唐家大院”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农家乐。木阁楼、红灯笼、院子的水池和青砖地都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唐家大院”的老板冯彩霞就是一名回乡创业青年。
冯彩霞之前一直在广州等地务工。“以前我觉得乡村贫穷又落后,就没想过回乡发展。”她说。但越来越美的家乡让她看到了回乡创业的前景。
冯彩霞把一个老宅院进行了翻修改造,还在大院对面建了草莓采摘园和钓鱼池,让村里十几名贫困户就地转为产业工人,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
康县白杨乡竹园村的张小燕也返乡创业了。她牵头成立了一个养蜂合作社,带动了当地约20户贫困户,其中甚至有80岁的老人。
现在走进康县的每个村庄,都能看到像冯彩霞和张小燕这样返乡创业青年的身影。这些年轻人,有的搞乡村客栈,有的搞特色种植,有的发展农产品电商。一位返乡创业者说:“守着好山水也能创业致富,我们为何要出远门?”
统计显示,自康县大规模开始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底的54%下降到目前的11.62%。康县这块“绿宝石”终于闪耀出了夺目的光芒。
新闻推荐
这里水质纯净,河道里水生生物丰富,又远离人类聚居区,可以放生吗?”“不行!继续前行,我们应该把他们放生在‘实验区\’与...
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