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河坝村:美丽乡村拓宽致富路

陇南日报 2017-10-13 01:41 大字

本报通讯员苟鹏泽中秋时节,记者走进康县三河乡小河坝村,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典雅的房屋,干净整洁的休闲广场,设计精巧的景观廊亭。曲曲折折的廊桥下是一泓碧水,在秋雨青山的映衬下更显幽柔静好,仿佛一幅水墨画,令人陶醉。小河坝村位于三河坝乡西南部,全村93户359人散居于大山深处,村内地势不平,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条件差,群众收入主要靠中药材、食用菌、养殖和劳务输出。以前的小河坝村道路不便,贫穷闭塞,村民们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这几年,我们村和我家的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河坝村党支部书记李彦武告诉笔者,以前道路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核桃、猪苓、天麻等农产品,需要用三轮车拉到几十公里以外的乡镇或县城才能卖掉,大家赚钱难,致富门路少……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村庄也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更加有活力了,许多外出务工人员也陆续返乡,在家门口发展致富产业。政府帮村里硬化了通村路,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使大家的致富路越来越宽了。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小河坝村立足“生态为基、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的发展战略,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小康美丽康县、打造整县生态旅游大景区”的工作思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实施空地绿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和群众素质提升等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脏乱差”现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天蓝地绿、村美院净”的美丽乡村。原来在外务工的李庆明,看到村里的变化后,立即返回家乡,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立足绿水青山资源多的优势,开始养殖细鳞鱼,目前,已有细鳞鱼800余尾,预计年收入达4万元左右。近年来,小河坝村立足村情实际,大力种植天麻、木耳、猪苓,发展土蜂等特色产业。三河乡党委、政府立足优势,分类指导,抢抓各类政策机遇,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产销脱、技术荒等瓶颈问题,特色产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逐步成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同时,小河坝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为契机,制定村规民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开展全域环境绿美净创建活动,重点整治村内脏乱差现象,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通过精神扶贫工作的广泛开展,树立文明新风,逐步根除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美丽乡村建设让小河村基础设施不断健全,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劳动力逐步从满足温饱转变到脱贫致富上来,美丽乡村建设让小河坝村逐步踏上宽阔的致富路。

新闻推荐

国庆黄金周陇南旅游放异彩 接待游客112万多人揽金5.5亿多元

本报讯(记者马丽红)随着国庆、中秋8天“超长黄金周”落幕,陇南市“双节”假日旅游市场圆满收官。记者从市旅游局了解到,截至10月8日,全市共接待游客112.47万人次,同比增长23.0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亿...

康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