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青泥岭 徽县交通建设助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甘肃经济日报 2019-12-12 00:51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白杨

通讯员李文翠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的千古绝叹,也是居住在青泥蜀道畔的徽县儿女千百年来行路难的真实写照。

叹交通、盼交通。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徽县抢抓历史机遇、坚持交通先行,修好发展路、筑起连心桥,谱写了“如今蜀道不再难”和“桥通路畅行自远”的时代新篇章。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南麓,嘉陵镇上游的徽成盆地,境内山峰林立、河谷纵横,群众居住分散,道路依山而筑,崎岖不平,交通瓶颈尤为突出。2000年初,全县有交通干线2条118公里,县乡公路3条85.6公里,乡村道路71条420公里,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3公里。全县大多数行政村为土质路面,农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山区群众更是深陷“出山难”的境地。因为交通不便,徽县引以为傲的自然风光、优渥物产深锁大山,因为信息闭塞,资源闲置、产品无市,群众增收困难。

路,成为徽县发展必须攻克的历史性难题。

近十年来,徽县从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建设的所思所盼出发,围绕将陇南建设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陕甘川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的目标,立足徽县通陕入川的区位优势,借力脱贫攻坚的历史机遇,带领全县人民以“交通先行”的集体意志和行动自觉,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魄力,改造县乡路、提升主干路、打通“断头路”、修通产业路……吹响了众志成城战交通的嘹亮号角。

立体交通迎来“铁公机”时代

翻开徽县交通建设图,每一条道路的延伸不仅记载着徽县交通的艰难,也记录着徽县交通的变迁……

1956年7月,宝成铁路南北两段在徽县嘉陵镇黄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这载入史册的飞跃,打通了徽县通陕入川的大门,一度成为周边县区群众到宝鸡、西安旅游、就医的主要交通选择。2011年7月,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宝成铁路徽县站升级建设为三级站,停靠班次、频次增多,扩展带动徽县、成县、西和、礼县等周边群众搭乘,以更优化的环境、更温馨的服务继续担当着勇破“蜀道难”的先锋。

2015年10月1日起始于徽县大石碑(陕甘界)十天高速公路(甘肃段)全线通车运营,打通了甘肃省东出陕西、南下四川的“南大门”,也打通了陇南境内成武高速、武罐高速通往兰州、天水的瓶颈,将陇南真正纳入了关中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区。2019年9月3日,连接十天高速至两当红色教育基地的两徽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宽敞便捷的快速通道带给人们酣畅淋漓的外出新体验。(转7版)

新闻推荐

金色缤纷乡村田园养生之城 徽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扫描

稻坪村古民居稻坪村湖岸山水相伴,云锁雾绕。田河村3000多年的古银杏树桃源沟景区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稻坪村的春天稻坪村...

徽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