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辣椒撑起致富路

甘肃日报 2017-10-06 07:16 大字

本报记者周者军

通讯员贾寒峰

火红的辣椒,火红的产业,火红的日子。正值徽县6000亩订单辣椒采摘时节,银杏树镇里,忙碌的椒农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集中连片的辣椒映红他们的笑脸,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去年,我家种了4亩辣椒,成本3000多元,净收入2.3万元。以前种几亩地的玉米、小麦都赶不上现在一亩辣椒的收入!”说起种植辣椒带来的收益,57岁的袁荡英笑容满面,“今年我家种了6亩,已经摘了1亩多,产量很不错。”

记者来到位于银杏树镇马山村的订单辣椒收购仓储加工基地,前来出售辣椒的农户络绎不绝,厂房里堆满了火红的辣椒,新引进的两条剁椒加工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有的椒农住的比较远,辣椒运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为了方便他们交售,我们实行24小时值班制,椒农们什么时候把辣椒运过来,我们就什么时候收购。”基地负责人张三军介绍,“农户发展产业最担心的就是销售问题。今年,基地与四川民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1000吨辣椒收购合同,引进安装了两条加工生产线,以进一步提升加工能力,切实保障农户利益。”

近年来,徽县立足资源优势,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发展订单辣椒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切实可行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2016年全县种植订单辣椒3200亩,今年达到了6000亩,差不多翻了一番。”徽县蔬菜站站长龚正松介绍,辣椒种植面积之所以快速增长,一是因为效益好,二是因为县里多个项目的倾斜支持。徽县依托相关项目,给予种植户每亩160元的种苗补助;乡镇依托***产业培育资金,为贫困户每亩提供200元的补助;金融部门积极为订单辣椒种植农户、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

龚正松告诉记者,今年七八月份,持续40多天的高温晴热天气对辣椒生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确保订单辣椒抗旱保收,徽县在全县范围内采取植保无人机喷洒抗旱植物生长调节剂3200余亩,有效缓解了旱情。

2017年,全县订单辣椒预计产量达1100万公斤,实现产值约2200万元。

新闻推荐

通过取款记录 民警找回失踪少年

(首席记者金奉乾)9月15日,陇南徽县公安局麻沿派出所内,辖区群众送来了一面写有“人民的好警察”的锦旗。原来,9月1日一条寻找14岁走失少年李某某的寻人消息,在很多热心人的朋友圈出现并广泛转发,原本该...

徽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