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陇南国税优化营商环境“添动力”

陇南日报 2017-09-12 01:34 大字

“这个发票助手软件,只要手机中保存一张本单位开票信息二维码图片,无论出差、采购,再也不用担心记不住、记不准企业开票信息了,开票方只需轻轻一扫码,信息即准确录入,开票效率大大提高,省事又省心,政府服务真周到。”徽县淏冠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办税员赵海宁体验便捷开票二维码后,感触颇深。这只是陇南国税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的一个缩影。据悉,全市国税系统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来,该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集成理念,统筹抓好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自查、六项减税政策落实、实名办税、委托代征等重点工作落实,部署“一张网”、推进“一盘棋”、考核“一杆秤”,全力营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为陇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放”彻底,放出活力以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开展税务非行政审批事项清理,除7项行政许可予以保留外,7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并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税务行政处罚权力清单》。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4次税收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截至目前,共清理税收规范性文件、涉税管理制度210件,对不利于“放管服”改革的文件实现了100%清理废止。建立了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设立了行政许可受理窗口,严格落实“集中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机制,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736件,实现了“零超时”。积极落实“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简并涉税资料,简化程序,共办理“五证合一”企业6609户,办理“两证整合”5508户次,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管”严格,管出规范在全面取消和调整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同时,放权不放责,实现取消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的无缝对接,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强化税收风险管理,入库税款4167.77万元,有效防范了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提高了管理质效。加强“委托代征”和邮政“双代”业务,在全市开立邮政“双代”网点52个,强化了零散税源管理,防范了税收流失,方便了纳税人办税。积极开展纳税信用等级国税、地税联合评定工作,建立完善失信联合惩戒制度,2016年共评定A级纳税人93户,B级纳税人1046户,C级纳税人745户,D级纳税人76户,加快推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到位,服出效率印发《2017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施方案》,对省局制定的5类20项57条便民措施进行了细化和分解,通过纳税申报提醒、银行扣税提醒、发票管理提醒、税收政策提醒、预约服务及在武都区、徽县国税局办税厅安放一体化自助办税购领发票终端,让纳税人24小时随时自助领票办税,服务更加便民利民。加大“互联网+服务”及办税服务厅宣传推广力度,让纳税人足不出户便可办税,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率达94%。完善“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办税服务模式,9县(区)国税、地税办税服务厅共设置32个窗口,办理业务2000余笔。加强税银合作。共为296户纳税人发放贷款金额7.5亿元。积极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和“一把手讲法制”活动,召开了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向纳税人发放“放管服”落实调查问卷等,通过讲、谈、答等“零距离”措施办法,搭建了征纳桥梁、转变了纳税人观念、优化了服务环境,为深化全市“放管服”改革“加码”助力。(田晓亮杨文惠)

新闻推荐

徽县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全覆盖

本报徽县讯(记者周者军通讯员宋博)在脱贫攻坚战中,徽县以产业扶贫为根本,深入实施“合作社+贫困户”带动模式,通过资金、土地、劳动力入股,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县8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全部...

徽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徽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