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林:“酿”出甜蜜新生活

陇南日报 2021-09-08 00:39 大字

本报记者 袁媛远 见习记者 包晗

蜜蜂个头虽小,能量却足够大。乡村振兴的路上,它们成了王成林和乡亲们携手“酿”出甜蜜生活的生力军。

行走在青山绵延的宕昌县南河镇,可以看到农家小院中、草地上、树林里,一排排蜂箱一字摆开,成群结队的中华蜂飞进飞出,嗡嗡声不绝于耳。在成林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一桶桶蜂蜜金黄澄亮,散发出丝丝甜味。

“我们这个地方穷,以前养蜂,收获的蜂蜜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只有外出打工挣钱,现在国家政策好,我又重操旧业,开始养蜂。”合作社负责人王成林说,今年养了300多箱蜜蜂,有近20万元收入,他也因此成了养蜂大户、致富能人。

今年43岁的王成林是南河镇任藏村人,他家祖祖辈辈有养殖中蜂的传统。2015年,王成林积极响应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大户+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养蜂产业。

合作社成立初期,县畜牧站的农技专家前来“传经送宝”,对中蜂健康养殖、病虫害防治、农作物蜜蜂授粉技术等进行专业指导。去年,县上还给予了一次性奖补资金,用于提升合作社绿色化标准化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党和政府给我提供了这么多好政策,我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王成林给自己鼓劲。每天,他起早贪黑,精心料理,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养蜂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成林的努力下,合作社的效益越来越好。目前,合作社带动就业10多人,每人年平均收入3000元,使大山里的村民们也尝到了“甜头”。

“农产品以前没人买,现在好卖得很。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大家都住土坯房,现在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任藏村村民朱彦强说。

收入逐年增加,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闲不住的王成林又萌生了养猪养鸡的想法。去年,他一次购买了50头猪、2000只鸡,短短几个月时间,鸡出栏1000只,猪将于今年年底出栏,村里人都夸他是养殖能手。

如今,王成林一家搬进了新建的二层小楼房。“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产业发展有了新路子,大家都住上了新房子。以后,我计划规范经营、扩大规模,与乡亲们一起把合作社办好,把产业做大做强!”王成林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哈达铺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学术研讨会举行 陈青出席并讲话

本报宕昌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陈多)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对哈达铺在红军长征中重要性的认识、弘扬传承红色革命精...

宕昌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宕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