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南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为川药带来启示:依托资源抢抓机遇 做强中药材产业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0-22 06:45 大字

□本报记者 官国雄

广东南药文化底蕴深厚,新会的陈皮、化州的化橘红、阳春的春砂仁……享誉海内外。

10月19日,首届南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广东省罗定市举行。南药产业发展的秘笈何在?它的成功经验对于正在发力的川药产业有什么启示?记者专程前往罗定市进行了采访。

生态种植

是中药材生产的重要方向

“中医药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说,在国家、地方政策推动下,各地中药材种植积极性高涨,全国种植面积2017年达6799万亩,2018年迫近1亿亩,很多地区都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比如甘肃,58个贫困县中21个是中药材主产县,其中在宕昌、岷县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来自中药材种植。

对于产业发展,黄璐琦院士提出“有序、安全、有效”六字建议。“有序”,就是全面优化全国中药材生产布局;安全,包括药材质量安全、环境生态安全;“有效”就是药材有药效、药农有效益。同时,要推进中药材生产“八化发展”:即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生产机械化、产业信息化、产品品牌化、发展集约化和管理法制化,积极宣传“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暗,不负山水常绿”的中药生态农业宣言,使中药生态种植成为中药材生产的重要方向。

因地制宜

推进南药产业发展

广东省具有丰富的南药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一方面,全省有2500种药用植物,占全国药用植物总数的22.5%;广东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领先的中药生产企业实力雄厚,需要使用大量的南药。另一方面,广东还具有中药文化的优势,民众对南药的需求巨大。比如,广东人喜欢喝凉茶,还喜欢用中药材煲汤。这种广东民间食用南药的文化传统,也是南药市场巨大的优势。

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何国振教授认为,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合理栽种不同种类的南药,选择道地产区;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整合农户分散的力量,加强实力,健康发展,提高产品价值,将南药市场拓展到全国、海外。

“要加强岭南中草药种质资源的保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南药首席专家、中山大学教授杨得坡提出,应积极且审慎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重视科技创新,适当发展共享经济,跳出广东做南药,跳出阳春做阳春砂。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冯彤介绍,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南药的发展非常重视,一年投25亿元、连续四年投100亿元建设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个产业园投5000万元,其中与南药相关的产业园有12个。另一方面,广东省委、省政府每年投入10亿元加强“一村一品”建设,连续三年要投30亿元,每年建设1000个村,1个村给100万元。今年刚刚公布的1000个“一村一品”中,有85个村是从事南药产业的。

新闻推荐

甘肃:国庆红色游成“打卡”新风尚

甘肃省南梁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景区。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国庆假期期间,甘肃省红色旅游火热,许多省内外游客沿着红军长征等红...

宕昌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