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藏乡旅游扶贫鼓起村民“钱袋子”

陇南日报 2018-12-23 21:08 大字

本报记者刘国庆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助我们办了旅游专业合作社,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挣了钱,日子过得比蜜还甜。”12月16日,刚刚从县上领导手中接过农家客栈分红金的村民杨安军高兴地说。这是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岳藏甫村“三变”+乡村旅游分红大会上的一个场景。

在新建的群众文化广场上,县乡村干部职工、9个行政村的部分贫困户代表和村干部参加了分红大会。会上,合作社为参股社员共计发放分红金额213895元,为岳藏甫村参与旅游示范村建设的务工人员发放报酬313108元。119户贫困户看着手里的钞票,喜笑颜开。

过去的岳藏甫村道路狭窄,泥泞不堪,房屋破败,脏、乱、差的现象随处可见。去年以来,岳藏甫村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主题,在发展旅游业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谋成效,依托岳藏甫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优势,结合“三变”改革,组建了村“两委”领办的岳藏甫村农业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岳藏甫村旅游产业分社和岳藏甫村劳务入股旅游合作社,让贫困户自愿入股,实行自主经营模式。现在村民不仅拿上了高工资,拥有稳定的收入,还实现了集体分红。

岳藏甫村是藏族群众聚居地,这里曾经有着浓厚的羌藏文化,村里经过重新改造的民俗客栈,其装饰风格上加入民族文化特色,逐步打造出了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走出了一条既让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又让更多困难群众共奔小康的新路子。建成锅庄广场、攀岩、穿越丛林、水中汀步、“网红桥”等旅游设施,打造餐饮和烧烤一体的烧烤区,改造民宿客栈18户114间。自今年“五一”以来,随着“网红桥”等娱乐项目的开放运营,岳藏甫村共接待游客7万余人,让广大贫困群众吃上了“乡村旅游饭”。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让岳藏甫村拥有的青山绿水变成了财富,让农民熟悉的乡土文化变成了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已成为新城子藏族乡岳藏甫村“看得见巨变,留得住乡愁,富得了百姓”的富民增收产业。

村民杨谢奎激动地说:“我从小生长在这里,以前走的是泥泞路,住的是土坯房,常年外出打工,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把闲置的房屋入股到岳藏甫村旅游合作社,每年从营业额中享受分红,在家门口就增加了收入。今天领到了3900元的分红,还有12000元的工资,在家种地、照顾老人两不误,到时还能拿分红,党的政策太好了!”

新闻推荐

甘肃银行陇南分行: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投放突破2亿元

本报讯(记者王润琴)甘肃银行陇南分行扎实贯彻省委、省政府和总行党委的决策精神,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工作,大力支持...

宕昌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宕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