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四十年】 下罗村的春节记忆

甘肃日报 2018-03-03 08:01 大字

本报记者周者军通讯员刘国庆

春节,是辞旧迎新的节日,也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刻。

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六,记者来到212国道旁的宕昌县哈达铺镇下罗村。白墙青瓦斜屋脊的民居错落有致,水泥街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着大红灯笼,大门两侧的春联有的是“雄鸡高歌辞旧岁,瑞犬欢腾庆新春”,有的是“瑞雪翩翩兆稔景,犬蹄朵朵报春花”,有的则是“***共筑康庄路,科学施政同迎盛世春”。一副副喜庆的对联,在初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村子里,随处可见走亲访友的乡亲。而最热闹的地方,要数村里的文化广场了。串串红灯装饰的广场上,大姑娘小媳妇们伴着《好日子》《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台下老老少少的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农民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从每年的春节就能看出来。”说起40年来生活的巨大变化,和老伴一起观看演出的村民杨尕儿很是激动。

杨尕儿今年67岁,是一名老党员,40年前,他是下罗村的会计,回忆起当时村里的情况,他记忆犹新:“当时大家住的都是土坯房,村道里一年四季牲畜乱跑,一到雨雪天气,脏乱湿滑,寸步难行。过年,对大多数村民来讲,不要说能吃上肉,就连粗茶淡饭都要精打细算。当时,家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还能给娃娃们买件新衣服,大多数村民也就买些糖果、瓜子之类的。办年货,还得赶着牛车到镇里或县城去购置。要是到县城,30公里的路来回得一天。”杨尕儿的话还没说完,老伴陈海桃接上了话茬:“现在不一样了,吃肉,随时可以买;想穿新衣服,手机上网,在淘宝店就能挑选;要进城,门口就有公交车。特别是去年9月,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后,上兰州、到武都、下重庆和四川,非常方便。”

在和杨尕儿老两口交谈中,记者还了解到,下罗村还是40年前甘肃省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村子。

1978年春,下罗村三队将集体生产的田地,按劳力划分到户,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人人勤劳耕作。秋后,粮食每亩产量从上年的139斤提高到373斤,总产比上年的9300多斤提升到了3.27万斤,家家户户有了粮食,人民群众喜笑颜开。1979年1月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哈达铺公社党委起草了《哈达铺公社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八条规定》,推行下罗村三队的责任制做法,实行“包产到户”,并以党委“一号文件”印发至各大队党支部、生产队贯彻执行。1979年12月31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哈达铺公社党委书记王建庭应邀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题为《总结完善责任田制度,把哈达铺的农业生产搞上去》的工作经验汇报。1980年1月11日至2月2日,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哈达铺公社党委书记王建庭的发言《试行责任田,增产又增收》作为会议材料印发给与会代表。

下罗村党支部书记杨许平告诉记者,经过40年的发展,如今的下罗村不仅住房、饮水、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通过***产业助农增收十条路拓展行动,发展中药材和劳务产业,村里人均纯收入也是一年一个台阶,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5300元。

“今年,借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县里推行的‘三变\’改革东风,我们村要成立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让村民入股当股东,村民们可以用闲置的土地、林地和闲钱入股,村里的群众将从过去的‘户户包田\’发展成‘人人持股\’。”杨许平规划着下罗村今后的发展,脸上流露出满满的信心。

新闻推荐

跨越1800公里共上一堂课

昨天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网络连线课堂活动在青岛51中录播教室举行。青岛51中和甘肃省宕昌县旧城中学学生通过网络“共聚一堂”,利用实时录播系统,完成了一次远程同步课堂教学活动。据了解,这是市南区...

宕昌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宕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