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教书育人,平凡生活中的筑梦人

陇南日报 2017-09-10 22:05 大字

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日前,省政府决定,对甘肃省62名特级教师、50个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78名优秀教师、50名优秀班主任、5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陇南市4人获“甘肃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4所学校、30人分获“园丁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本报刊登陇南市荣获“甘肃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周志平、马健、胡丹生、王峰四位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以飨读者。周志平陇南市第一中学本报记者张卓宁周志平,现任陇南市第一中学教学副校长。他长期奋战在基础教育战线,先后被评为陇南市领军人才,省青年教学能手、省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基于他在狠抓教学质量和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做出的重要贡献,陇南市第一中学还授予周志平“特别贡献奖”。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周志平热爱教育事业,坚守在教学一线,始终保持着一名教师的蓬勃朝气。他经常和年轻老师交流沟通,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在陇南市第一中学引领了一支师德高尚、管理得法的优秀教师队伍。今年,周志平所带的2017届高三学生赵子豪、宋丽霞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周志平也荣获学校“高考功勋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周志平注重寓教于乐,教法灵活,思想教育先行,能想方设法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名言、名篇,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既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对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7年以来,周志平连续8年因所带班级教学成绩优异而被学校评为“高考功勋教师”。近年来,周志平发表了58篇省级论文及高考模拟试题,研发了《语文备考集训》《研究性学习教程》等校本课程。周志平撰写的论文及课题《一节优质课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好学生是“防”出来的》《语文试题及解题方法》等论文获得省市奖项并刊出;2009年,在甘肃教育科研课题鉴定中,周志平主持的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制约优秀学生语文成绩的因素及对策》被鉴定为“优秀”等级。周志平学识渊博、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是教师们公认的陇南教育教学的引领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为人正直谦和,曾多次将荣誉让给其他教师,是一位深受尊敬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作为主管教学的校长,他坚持原则,勇挑重担,不断创造佳绩,为陇南一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及跻身甘肃省特色实验学校作出了贡献。马健武都区两水中学本报记者马海涛马健,武都区两水中学校长,45岁的他已在教师岗位上勤奋耕耘了20多年。他的辛劳付出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有口皆碑,全国优秀教师,省“园丁奖”优秀教师、省骨干教师、省青年教学能手、省教研先进个人,陇南市第一、第二批领军人才,武都区优秀校长、武都区名校长等荣誉称号正是对他辛勤工作的最佳褒奖。武都区两水中学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长期以来,办学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为了弥补学校硬件设施上的不足,马健积极争取项目,筹集资金,近年来,学校兴建了新教学楼,购置了全新的体育器材、实验器材,新建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并接通校园光纤、校园监控网。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优越的课余生活环境,马健积极争取资金,最终学校为学生新建了一个4000平方米的塑胶操场,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教育教学环境的极大改善,武都区两水中学近年来升学率等一系列硬指标均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逐年提高,2010年本科上线人数40人,2015年二本上线突破百人大关,2017年高考二本上线192人。在马健的主导下,学校还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师徒结对活动。几年来,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1500多人次,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甘肃省优秀教师5人,甘肃省骨干教师15人,破格高级教师9人,荣获市、区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学能手、优秀教师152人次。近年来,武都区两水中学荣获全国特色学校、全国体育示范学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名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马健这位学校“掌门人”积极努力、锐意进取的结果。胡丹生宕昌县实验中学本报记者罗艳胡丹生,省级骨干教师,2014年9月担任宕昌县实验中学校长职务。走上管理岗位后,他仍然身居教学第一线,一直担任高三理科班的物理教学工作。作为教师,他坚信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他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胡丹生还关注着全体学生的发展。他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通过自己多年的执着追求、辛勤耕耘,他带过的八届毕业生中,多人被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打造高效课堂,创建名校,胡丹生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采用“推门督导听课”“跟踪听课”等方式努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宕昌县举办初中六科教学业务竞赛,宕昌县实验中学教师荣获五科第一、一科第二的好成绩;在“一课一优师”活动中,宕昌县实验中学参赛的八名教师七人获县优课、五人获市优课;全校教师和学校近三年获省市县各种奖励40多人次(项)、发表论文6篇、申报省级科研课题5个。2015年学校被命名为“甘肃省德育示范学校”,2016年学校获“甘肃省快乐校园”称号;同年,学校被评为陇南市“文明单位”“平安校园”“普法宣传示范校”;荣获宕昌县“先进学校”“信息技术示范校”等荣誉称号。王峰武都区两水中学本报记者袁媛远从教21年,他躬身教学一线,辛勤耕耘,不断探索;他倾心学生管理,甘于奉献,呕心沥血。他就像一支燃烧的红烛,坚守三尺讲台,用自己照亮孩子的心灵与前途,用知识改变千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他就是武都区两水中学副校长,甘肃省特级教师王峰。在王峰看来,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自从担任高三年级语文教师以来,王峰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天六点到校早读,他自己也坚持六点之前就到教室。学校每天晚上十点半下自习,他总是最后一个走出校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就必须先做到,要为学生们树立榜样。”多年来,王峰把“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为座右铭,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赢得了学生和其他教师的尊重。王峰是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也是一位有名的钻研型教学专家。为了吃透一个教学内容,他常常泡在图书室里查找各种案例、方法;为了上好一节课,他专心研究别家之长,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为了组织好一场考试,他常常反复斟酌,设计扎实有效的训练模式……语文学习不是死记硬背,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阅读能力,才是最关键的问题。王峰对教学有独特的认识。他说,自己的语文课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活泼。日复一日,通过每一堂内容丰富、语言精美、结构井然的讲授,王峰培养出了一个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平日里,王峰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着每一个学生,“爱与责任”是王峰作为班主任不变的原则。在班级管理中,他既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更注重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用自己的爱心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是我毕生追求的理想。”王峰笑着说。全心投入工作,让王峰不仅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师长,更成为一位慈祥又严格的“父亲”。他以生命拥抱教育,伟大的师德在平凡的点滴奉献中焕发出闪亮光芒。

新闻推荐

益阳市政协考察组在陇南市开展学习考察活动

本报讯近日,湖南省益阳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徐德华带领学习考察组以“今日长征路”为主题来陇南市开展学习考察活动。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郑作栋陪同。在先后参观考察了宕昌哈达铺红军纪...

宕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宕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