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援医,书写生命奇迹 城阳人民医院医生吕云龙称:年轻就要多承担
半岛全媒体记者黄冬梅
“感谢吕云龙医生,是你给我们快要破碎的家带来曙光,给我全家带来生活的希望,谢谢你……”今年9月,城阳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医生吕云龙,结束了对甘肃成县人民医院为期一年的帮扶,在他收拾行李准备返青之际,收到了一位患者家属的感谢信,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他的无限感激。
吕云龙今年26岁,妥妥的“90后”,2019年9月他得知医院要组织医护人员到甘肃援医,第一个主动报名。“虽然那边环境会艰苦一些,但我觉得年轻就应该多承担,多去锻炼。”很快,吕云龙就启程奔赴千里之外的甘肃成县,到了之后,他才了解到,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当地的康复医学发展很薄弱,成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直还未成立,更让他担忧的是,当地很多居民对康复医学也不甚了解,甚至在认知上有严重误区,导致部分患者康复不及时而留下遗憾。
这给吕云龙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和挑战,于是他每天都跑到骨科查房查病历,去各个科室跟科室主任、手术医师了解患者术后情况,并和他们阐述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一次次地沟通交流、实践后,医院里的医生对这个年轻小伙有了更多的信任。“我记得刚刚去医院时,他们都觉得我太年轻,不太放心让我给患者做康复治疗,即使让我做,也要在一旁看着。”吕云龙说,后来,渐渐的,医生们每次给患者做完骨科手术,都会默契地通知他来看看,能不能给做个康复。在吕云龙看来,这不仅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康复医学科的信任。再后来,在医院医生的协助下,愿意做术后康复的患者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是主动要求做。“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康复治疗,同时还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我也很开心。”
今年年初,遇上疫情,但吕云龙还是在正月十四赶回了成县。“当时家人朋友都劝我晚些回去,但我在家呆不住,因为不放心那边的康复患者。”吕云龙回忆道,回到成县结束隔离的第二天,一个医生就找到他,说自己有个病人情况不太好,不方便移动,一直在家治疗,想请他帮忙看看。当天晚上下班后,吕云龙就去了患者家里,经过询问得知,患者因一次胆囊手术术后麻醉未苏醒,心脏骤停一段时间,经过抢救才保住一命,但却因此变成了缺血缺氧性脑病,浑身抽搐、说话不清晰,多次治疗病情却一直没有好转,家里人已经濒临绝望。
决定为患者做康复治疗后,吕云龙立即通过电话和城阳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共同探讨病情、规划治疗方案,给患者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每日雷打不动地训练两小时。“患者刚来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在病房哭,我看了也很揪心,心里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全力把她治好。”吕云龙坦言,给患者做康复治疗一个月后,效果并不明显,但他一直给患者和家属加油鼓劲,一定要坚持下去,肯定可以的。就这样,坚持4个月康复治疗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能够独立上厕所、吃饭,整个人也变得精气神十足,这被很多人称为奇迹。
今年9月,患者的丈夫得知吕云龙即将返青,特意手写了一封感谢信,并做了一面锦旗送给他。“我听说写这封感谢信,患者的丈夫反反复复修改了三遍,握着这封信时,没看内容,我就已经被深深感动了。”在返青之前,吕云龙还把康复治疗的方法全部教给当地医生,“只要后续坚持康复训练,患者完全有可能恢复正常工作生活。”吕云龙开心地说道。
吕云龙耐心地给患者做康复治疗。
新闻推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刘敏杨智陈睿日前,笔者走进成县家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分选区,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新上市的...
成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