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陇南民俗文化史 读唐秀宁的散文集《燕语似知》
未曾谋面,却已心心念念。一个偶然的机会,文友带给我一本秀宁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田园之外》。读了其中的一篇文章《春天喜欢你》,就被文中优雅的文字和炙热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年年的春天都很准时,花儿如期绽放,桐花依旧那么紫,那么唯美,我坐在开花的桐树下,四季的风中,起想子兰,心里满是花开的声音……”这是写花季少女的她思念另一个花季少女子兰的一段话。读了这段文字,我就时时渴望自己变成她文章中的那个子兰,有人爱,有人疼,有人写诗,有人念念不忘。
秀宁本是温婉如玉的女子,文如其人,她的文章同样温婉如玉。读了她的第二部散文集《燕语似知》,感觉她的散文写作较之前出版的《田园之外》,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已具备大家风范。归纳起来,突出两大写作技巧,或两大写作风格。
先说说细节描写。她擅于用细节打动读者的心灵,勾起读者阅读的欲望,甚至只要捧起这本书就会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下去不可。如辑一、嘉岁良时中的《过年》,从正月初一写道正月十五,把家乡人过年的每一天风俗活动一点一滴都写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其中,关于高台社火中的“杠老爷”是这样描写的:“杠老爷”由一个平时风趣活泼的男人装扮,脸谱是戏曲里面丑角的形象——我家乡人称之为“白眼窝”。穿红着绿,两只耳朵各挂一个细长的辣椒,一张抹得通红的嘴巴。即使不说话,只挤眉弄眼笑一笑,都能惹得人捧腹。“杠老爷”手提竹篮,篮内有少许彩纸和糖果,单等人群拥挤的时候大声说“拜年了!拜年了!大吉大利!大富大贵!”然后抓一把篮中的糖果和彩纸撒出去,引来一阵笑闹和哄抢。也有恶作剧的时候,撒一把面粉,忽然降一霎雪似的,把哄闹的人群又驱散。再如《流水席》中写道:“凉菜吃完后才是真正的九碗三行,即九份热菜,盛在九个大小相同的碗内,在方桌上摆成每边各三碗,使席面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三行。九碗菜中,亦是四个菜相同,各两份。分别是烧肉、烧豆腐、白水豆腐和卷心菜,这两个菜全是烩菜,配料各不相同,所以味道是不一样的,四份菜分别摆在席角的四角和四边,两两相对,最中间一个菜是鸡蛋丸子粉条汤,丸子只有八个,因为一桌只能坐八个人,就是说,丸子只是每人一个。宴席的主食是蒸馍,也是按人分配,每人两个。”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美国创业家戴维帕卡德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细节是创作,细节是艺术,细节是能力。正因为秀宁有一双观察细致的眼睛,描写细腻的本领,才使得她的散文如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耐人寻味,百读不厌。
再说说婉约风格。辑二、辑三、辑四里大部分文章都采用婉约的笔调,以柔美含蓄取胜。擅于将古典诗词和现代诗的意境美、韵律美、文字美巧妙地融入散文创作中,使散文更加细腻、温润、如诗如歌。擅于将文字加工锤炼,再谱成曲,像一首首舒缓的轻音乐优美动听,唤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如《写意康北、云无心》中写道:“抛开尘心再看云,毛垭山没有辜负我。我看那云,无喜无忧,荡荡咨纵。诗人看那云,是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心远浮云知不还,心云并在有无间……”。又如写掐椒芽的句子:“躲着、让着椒刺、挑着、捡着椒芽儿,慢慢摘、慢慢掐……”读着这样的句子,那里像是读散文,分明是在吟诵古典诗词与现代诗作。较之于辑一嘉岁良时的叙述描写,我更喜欢散文诗一般清丽婉转、跳跃式的婉约技巧。这样的写作技巧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展现自然美、生活美与心灵美。写山水自然风光的让你向往憧憬,充满诱惑力,如:《碧口行吟》读罢,怎么也不会甘心,一定要去碧口亲自走一走看一看碧口的美;写味道的让你垂涎欲滴,如《春味儿》里的槐花疙瘩,怎能忍受那种穿肠而来的食欲;写人物的方言俚语运用也很独到,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更使得人物幽默风趣,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如“光棍八斤”……
另外,这本散文集更是一部陇南民俗文化史,把日渐濒临的经年往事和物什一件件复活,对传承和研究成县及周边地区的民俗与礼仪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史书。
总之,读秀宁的散文集《燕语似知》,仿佛看见作者如一只回到老屋檐下的燕子,怎么也找不到曾经温暖的巢穴。她回旋、翻飞、寻觅,一会儿站在新盖起的小洋楼屋檐下叽叽喳喳,一会儿在院子上空久久回旋……她用呢喃细语倾诉着对故园的热爱,对故人的怀念,对故事的纠结……
□曾玉梅
新闻推荐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陈争强“今年疫情来得突然,从农历正月初一到现在,我的草莓17天总共才卖了1.2万元,比去年每天近万...
成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