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五朵金花 烟台五小工业掠影

烟台日报 2019-12-10 22:07 大字

□赵培策●在毛主席“办工业要以钢为纲”“有地方和中央两个积极性比一个积极性好得多”的号召指引下,一九六八年八月五日,烟台地委研究决定筹建烟台地区小型钢铁联合企业,同时,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拉开了“元帅升帐”的会战序幕。

●农业出题目,工业做文章,是农业与工业的一个整体观、全局观、辩证观。基于这种认识,烟台地区领导决定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一场农机生产大会战,力争三年内编织成县、乡、村三级农机修造网,覆盖胶东大地。

●化肥的问世,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一项颠覆性革命。地区领导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要求全区各县市,按照自行设计、自筹资金、自我发展的原则,催生氮肥厂和磷肥厂遍地开花。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建筑事业也随着摆上了突出位置,对水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烟台地区的水泥工业随着需求的发展而发展,先后建成了八十二座水泥厂,年产水泥五十五万吨。●烟台小煤炭,虽然规模不大,产量不高,但是填补了烟台煤炭工业的空白,成就了一个产业,完善了烟台地区的工业体系。烟台,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小钢联、小机械、小化肥、小水泥、小煤炭”等五小工业,犹如五朵金花,绽放在烟台大地上。工业服务农业,农业支撑工业。五小工业为烟台农业跨黄河、过长江插上金翅膀、注入源动力,成为全国北方地区的一面鲜艳红旗。农业大跃进,工业大发展,五小工业则成为全国地方工业的一颗耀眼新星。

一九七七年,烟台地委宣传部责成我与许旭、张如华同志对烟台地区发展五小工业的典型事迹、先进经验进行调研。半年之后,撰写成《金花朵朵遍地开》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今天,再述烟台“五小工业”,就是展示在壮丽70年的历史长河中,烟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曾经掀起的建设浪潮,扬起的前行风帆。小钢联巍然屹立那是激情澎湃的岁月。干部群众嘴上谈着机械化,心里想着机械化,梦里盼着机械化,却因为手无寸铁,无法实现机械化。在毛主席“办工业要以钢为纲”“有地方和中央两个积极性比一个积极性好得多”的号召指引下,一九六八年八月五日,烟台地委研究决定筹建烟台地区小型钢铁联合企业,同时,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拉开了“元帅升帐”的会战序幕。(一)牟平铁厂首战告捷。钢铁会战指挥部组织全区十七个县市和地区直属的冶金、机械、交通、轻工、电力、基建、地质、财贸等十多个部门、一百六十个企业,分工协作,共同作战。先是决定在孔辛头国营铜矿附近,利用铜矿的副产品铁矿石,兴建一座小型铁厂。

建高炉需要的是钢铁,可是,烟台人手无寸铁怎么建高炉?有人嘲笑说:“这是麻雀追大雁,心高妄想”。可工人们豪迈地说:“正因为没有钢铁,才要大办钢铁。没有困难,还要我们干什么”。干部职工分赴外地钢铁厂捡来废铁板,裁去边、剪去角,擦掉铁锈焊死眼。就这样,这里找几块、哪里找几块,东拼西凑地把小高炉建起来。

建一座十三立方米的小高炉都如此困难,再建三座热风炉的铁板又该怎么解决呢?工人们回答说:“还得捡。”这一次,他们从外地一家大型轧钢厂捡回来一些边角料,最大的有一米长,二十厘米宽;最小的只有半块手帕大。有的像大刀片,有的像三角板,宽窄不均,大小不一。要把这些边角料焊接成热风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高超的焊接技术。困难纵有九十九,难不倒工人一双手。工地上,弧光闪闪,灯火灿灿。工人们守炉餐、伴炉眠,送走了三十多个日日夜夜,用光了两吨多重的电焊条,靠着拼劲、忍劲、钻劲、心劲,先后建造出三座热风炉。工人们围着巍然屹立的热风炉高兴地端详着、议论着,有的人扳着指头好奇地数点着,一座热风炉上有长的、短的、横的、竖的铁板一千多块,大家给它起了名字叫“百家衣”。用这样的材料建造出热风炉的确叫人难以想象,让局外人难以置信,但它确实是矗立在人们面前。

1969年5月1日,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牟平铁厂第一座十三立方米的小高炉铁流奔腾,它无声地向世人宣告:烟台从此结束了手无寸铁的历史。(二)祥山铁矿涅槃重生。铁厂依赖铜矿的副产品,饥一顿、饱一顿,旱涝不均,并且经常“饿肚子”。是“等米下锅”,还是“找米下锅”?在一次会议上,老工人激动地说:“我们这是捧着金碗讨饭吃。凭着好端端的祥山铁矿不开发,去讨铜矿上的副产品,不值啊!”

重新开发祥山铁矿,需要剥离九万多土石方。按常规,剥离量这么大,没有电铲、装岩机、卷扬机等机械设备,单靠工人一双手,几年的时间也完不成。是坐等机械慢慢来,还是土法上马,只争朝夕?工人们响亮的回答:土法先上马,然后机械化。要与时间赛跑,与进度比拼,边剥离、边开采,力争早投产、早出矿。

祥山铁矿是1960年下马的一个矿场,一片废墟,铁无一钉、木无一寸,只有三台老虎钳。重新开发矿山,首先要解决一台永磁机。可是,既无剪板机,又无卷板机,永磁机怎么造?张师傅和机修车间的同志们就用这双手,做了一个土“啃子”,用大锤一点一点地“啃”,取代了剪刀机;造了一个“压葫芦”,把钢板放在凹槽里,一锤一锤地砸,取代了卷槽机。就靠着这几双手和三台虎钳,经过二十多个昼夜奋战,一台合格的永磁机诞生了。

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工人们就是凭着这种信心和决心,发扬大干苦干加巧干的精神,先后加工、修配了几十台“祥山牌”矿山生产所需的设备,人们把祥山铁矿这种自力更生精神,叫做“三台虎钳闹革命”。

祥山铁矿开发的当年,就建成了两个矿区,一条井巷工区和一座选矿场,年产矿石七万吨。从此,烟台铁厂能够吃饱肚子,实现了矿山与冶炼、供给与需求的配套融合,协调发展。(三)钢铁企业砥砺奋进。胜利鼓舞士气,共识凝聚力量。牟平铁厂、祥山铁矿相继建成投产之后,烟台地委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奋进,果敢而勇毅地决策,再建一处炼钢、制氧、轧钢厂。

工地上,搭起油毡棚、垒起露天灶,便开始了钢厂建设。

修炉壳、挖基槽、改造变压器、建设变电室等各项工程齐头并进,全面铺开。离国庆节只有十七天时间,工人们提出“建成小电炉,国庆献厚礼”的口号。口号就是命令。全厂上下掀起奋战十七天的热潮,改造变压器没有铜板,搜集废铜丝,冶炼成铜锭。加工铜板没有锻压机,支起小土炉,抡起重铁锤,一锤跟着一锤敲,替代了锻压机。就凭这股激情、这种拼劲,苦战苦斗了十七个日日夜夜,终于斗出一座小高炉,作为一份厚礼献给国庆20周年。

带着钢厂诞生的胜利喜悦,他们又一鼓作气,开始研究制作一台一百五十立方米的制氧机,利用氧气顶吹炼钢。制氧机是精密度较高的设备,大小部件上万个。如果说在这之前的铁厂和铁矿的开发是大写意,那么,制造制氧机就是工笔画。攻关小组发扬越是困难越向前的精神,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请教专家学、外出取经学、翻阅书本学,在勤学苦干中,成功制造出一台制氧机。

成功是事业的源动力。两套小型轧钢机也相继问世,开坯能力达到四万吨,可以轧制角钢、圆钢、工型钢等十几种钢材。至此,经过两年多的不息奋战,一个包括采矿、选矿、环团、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的小型钢铁联合企业———小钢联,诞生在胶东半岛的大地上。

小钢联不仅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而且叫响全国、影响世界,一九七五年秋季,烟台小钢联作为全国地方工业的先进典型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出,受到中外友人的高度评价。小机械驰骋乡村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这是当年决策者的初心与使命。毛主席曾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更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出题目,工业做文章,是农业与工业的一个整体观、全局观、辩证观。基于这种认识,烟台地区领导决定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一场农机生产大会战,力争三年内编织成县、乡、村三级农机修造网,覆盖胶东大地。(一)莱动蝶变,革新破茧。莱阳动力机械厂原来是一个军械所,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以制造地雷、手榴弹而闻名胶东半岛。一个风箱三台钳,全部家当一肩挑。1953年,从昆嵛山麓到牙山脚下,从黄海之滨到莱阳县城,从制造军需器材到制造动力机械,破茧为“莱动牌”柴油机制造厂。

制造柴油机是一张空白纸,工人们发扬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敢想敢干,开拓创新,机修车间五名青年工人,主动承担起制造一台精密度较高的曲轴磨床的担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五名青年工人中,只有一名三级工,其余的都是二级工,要搞一台精密机床,能行吗?有人担心。可他们豪迈地说:“不怕困难大,就怕决心小;不怕没技术,就怕没信心。”终于二十二天的艰辛和付出,克服种种困难,突破道道难关,造出一台合格的曲轴磨床。

一关攻破万关开。曲轴磨床的成功制造对全厂影响很大,一个向革新要设备、要技术、要效益、要潜力的群众运动,在全厂迅速展开。到一九七七年,“莱动”的技术革新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各种专用设备四百零九台,并建成浇铸、正轮、凸轮轴、装配、底座等十条生产作业线和三条流水线,“195”型柴油机年产量增到三万台,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赢得高幅度的市场占有率,每年上缴的利润可以建设一个新“莱动”。(二)联合协作,莱拖奔腾。拖拉机上路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一步。一九七零年,烟台地委决定以莱阳拖拉机修配厂为主体,集中全区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力量,实施协作化大生产的战略,开展拖拉机大会战。在地委的统一领导、统一安排下,将拖拉机所有的主件、配件分解到十四县市、三十二个单位。根据每个工厂不同的设备能力、技术水平,全面规划,扬长避短,合理分工,定点协作。每一个协作单位就像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若干道工序组合成一条生产流水线;若干条生产流水线营造成一座大工厂,使现有的人才、设备、技术等优势发挥到极致,将小批量转化成大批量,将小生产转化成大生产。这样做,有利于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有利于组织生产流水线和自动化生产线,有利于使用高效率的专业设备和专业工具,有利于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降低产品成本。

会战中,大家不分主角和配角,一个目标、一种境界,“决不让会战的列车晚点在我们站”已成为所有参战单位的共同心声。缺少铜材,海阳县就把利用铜矿石换来的电解铜送到了指挥部;威海橡胶厂积极为拖拉机生产加工配套轮胎;牟平农机厂看到兄弟厂家压力大,就主动把加工齿轮任务承接下来;文登农机修造厂本来只承担曲轴的生产任务,后来又主动请战,把零部件加工增加到二十七种。

开协作之花,结丰硕之果。到一九七七年底,二十马力“莱拖牌”拖拉机年生产能力已达到五千台,累计生产一万二千台。群众高兴地说:“‘铁牛’好,莱阳造;不喂草,不吃料;拉运耕种离不了,农民生产是个宝。”(三)维修配套,全面提升。“拖拉机到处跑,收割小麦靠镰刀;机器有力用不上,马拉碌碡来打场”“顶烈日,抗严寒,修起水库摆着看;大旱之年无计施,浇地还靠肩膀担”。这些顺口溜,让农机人认识到,农机行业既要有制造,又要有修理;既要有主机,又要有配件。只有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因农而生,因农而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需要加快改革创新,实现主辅配套,一机多用,同步提升,全面发展。

认识上的提高,带来行动上的自觉。按照“以小为主、以土为主、以改为主”的三为主原则,围绕农田作业耕、播、收、脱四个重要环节,全区上下很快打响了农机革新配套的突击战。针对全区小麦播种面积广、播种、收割、脱粒压力大的特点,试制成功小麦播种机、脱粒机,并批量生产。试制成功了开沟犁、铲运机、自卸拖车、推土机、载运机等农机具。为了大力发展养猪事业,试制成功了饲料打浆机、粉碎机等。针对丘陵山区地瓜、花生种植面积大的特点,试制成功了地瓜起垅犁、地瓜收获机、花生摘果机。针对涝洼地区耕作困难,试制成功了整地船、插秧机。针对沿海地区耕海牧渔的特点,试制成功了海带追肥机、海带打捆机等。到一九七七年,全区每个生产大队平均有动力机械一百八十马力、拖拉机两台、动力机械十一台。全区生产各种维修配件四百二十二万件,保证了95%以上的农用机械正常运转,展示出农业机械化的美好愿景。小化肥应运而生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肥料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应施用化肥不仅能给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而且能全面激活土壤中的有机物。农民形容说,站在地头上,能够听到庄稼拔节抽穗的声音。化肥的问世,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一项颠覆性革命。地区领导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要求全区各县市,按照自行设计、自筹资金、自我发展的原则,催生氮肥厂和磷肥厂遍地开花。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各县坚持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三边”方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不甘落后,勇争第一,在你追我赶的热潮中,十六家小化肥厂、十五家小磷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屹立在千里沃野上,年产化肥四十五万吨,磷肥二十二万吨。

小化肥厂的建设虽然相对简单,但因设备简陋,技术缺乏,经营不善,亏损面较大。对此,全行业广泛开展“人人动手搞革新,个个献策攻难关”的活动。“我为农业献化肥,甘愿吃尽苦和累”。干部工人决心走革新挖潜夺高产的路子,改革生产工艺流程,倡导开源节流并举,或转换工序,降低能耗;或节俭节约,提高效益;或众人拾柴,增加积累,行业上下不惜一个螺丝帽、不惜一个小铁钉、不惜一块小煤炭,不惜浪费一度电、一滴水的活动蔚然成风,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流的辩证关系,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到一九七七年,年产量较建厂初期长了两倍,效益翻了一番,并且增加了企业积累。实践充分证明潜力无止境,高产没有顶。潜力就在厂矿、车间周围,效益就在干部、职工手中。小水泥化蛹成蝶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建筑事业也随着摆上了突出位置,对水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烟台地区的水泥工业随着需求的发展而发展,先后建成了八十二座水泥厂,年产水泥五十五万吨。这些水泥,大部分运往当地山乡田间、水库工地,修水库、砌地堰、架桥梁、建涵洞,加快推进烟台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步伐。同时,成为发展烟台地方工业一抹激励人心的亮色。

发展水泥产业,烟台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栖霞县地处丘陵山区,地下矿藏石灰岩极其丰富。栖霞县政府立足于丰富的矿藏优势,抓住工农业生产需求不断扩大的历史机遇,迅速发展起地方水泥生产企业群。大庄头水泥厂成立于一九七零年,为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企业积极探索革新挖潜的新路子,广泛开展节流降耗、节能减排等活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并对用户承诺:质量不高负责换,重量不足负责补,造成损失负责赔。为方便用户,他们还专门配备了两部散装水泥运输车,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有需求,就能及时安全送达用户。一花引来万花香。行业部门全面总结推广大庄头水泥厂的典型经验,收到了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效应。

烟台地区水泥产业的大发展,带来农业设施的大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到一九七七年,全区兴建水库一千五百多座,塘坝一万一千多座,机电井七千多眼,扬水站四千九百多处,治理大小河流三千多条,塘坝水库挂山川,渠水欢畅绕山转。真可谓:举目已觉千山绿,宜乘东风马蹄疾。小煤炭填补空白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黄县(龙口市)和蓬莱县境内发现了我国第一个滨海煤田———龙口煤田。龙口煤田含煤面积350平方公里,地质总储量27亿多吨,其中约13亿吨在海洋下面。

1968年11月,胶东半岛第一座煤矿破土动工,拉开了烟台煤炭工业的序幕。在中央关于“大、中、小一齐上,国营集体个体一起搞”的方针指引下,龙口煤矿成为国家和地方共同开采的滨海煤田,先后建起了部属洼里煤矿(原黄县煤矿)和北皂煤矿,初步形成年产239万吨的生产能力。

烟台小煤炭,虽然规模不大,产量不高,但是填补了烟台煤炭工业的空白,成就了一个产业,完善了烟台地区的工业体系。

岁月不居,时节流失。烟台地区五小工业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蝶变衍化,记录着各级党组织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带领烟台人民一路跋山涉水、一路砥砺奋进的艰辛与智慧,其厚重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弥足珍贵,历久弥新。

新闻推荐

成县加大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力度

本报讯自10月份以来,成县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队紧紧围绕省、市、县治理超限超载车辆工作部署、目标和重点,上下齐心,部门...

成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