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的初中语文教学浅析
□王婧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局限,而且还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知中。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基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来促进初中语文高效化教学这一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一、结合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除了要及时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还应当积极寻求文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以《故乡》这篇课文为例,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道:“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都热爱养育自己的故乡。虽然我们生在农村,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故乡的热爱。那么,提到‘故乡’,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美味的小吃!”“金黄色的庄稼!”“淳朴的民风!”……待学生简要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后,我继续说:“我相信只要一提到故乡,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但是读过鲁迅先生的《故乡》之后,才忽然感到现实的故乡让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为什么昔日的童年伙伴变得如此麻木?为什么当年的‘豆腐西施’变得如此尖酸?到底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如此,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而且还引发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思考。
二、依托课堂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学生的理解感知。
众所周知,有效的教学活动应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基于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托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进而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感知。
例如,以《变脸》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自主阅读,之后我决定让学生通过分饰角色的方式来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感知。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对学生的表演行为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拨,以便让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心理特征。待学生表演结束后,我开始提问:“水上漂变脸是因为他与狗娃的性格冲突吗?他们矛盾冲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狗娃的去留揭示了什么?”如此,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深入解读,而且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文本积极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此来促进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探究者转变,这不仅是贯彻新课标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作者系成县索池学区教师)
新闻推荐
成县讯(通讯员王丽)为贯彻落实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实施方...
成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