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花椒出山记
七月中旬,几场暴雨初歇,又是骄阳似火的天气。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花椒又和往年一样红遍了山野。曾经“藏在深山人未知”的武都花椒,如今走出大山,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
今年的武都花椒长势喜人,花椒地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椒香。这两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就被武都花椒吸引到了这个西北小城。
武都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全国花椒最佳适生区之一,花椒种植面积达到百万亩。近年来武都花椒通过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在种植面积、产量、质量、销量上均居全国前列。
武都区林业局局长陈长德介绍,武都花椒“脸红心黑叶子麻”,不仅味重,而且油多,品质优于很多地区的花椒。
但过去,马街镇的椒农李周红和许多椒农一样,都苦于花椒出山“无门”。复杂的地质和落后的交通让陇南形成了“富饶的贫困”。山大沟深、信息不畅等阻碍,让一些商贩可以将花椒低收高售,椒农们却获利甚少。
李周红告诉记者,原来花椒都是由小商小贩收购,现在政府打品牌、推销路,武都花椒不仅能“走出去”,甚至引进外地客商来当地收购,没有了中间商,椒农能卖个好价钱。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武都花椒也通过电商平台扩展销路。武都区郭河乡党委副书记郭海明介绍,乡里有20多家淘宝网店和10多家阿里巴巴批发平台,直销和电商结合,大额批发和小额零售结合,有效解决了卖难问题。
互联网也让武都花椒“改头换面”,身价倍增。郭海明介绍,郭河乡将花椒打造成精品花椒颗粒、花椒粉、花椒油。去年一年花椒及其衍生品的网络销售额就达到2000万元。“我们郭河乡的花椒还走出了国门,卖到了泰国。”郭海明说。
武都优质大红袍花椒开始在全国走红,像郭河乡一样,武都区多个乡镇已打造出了自己的花椒品牌。
如今,不仅是网络,道路的畅通也让陇南这片物产富饶的大地逐渐告别昔日的闭塞贫穷,升腾起致富的希望。
兰渝铁路在2017年开通后,地处兰渝铁路中间位置的陇南,与兰州、西宁、重庆等西部地区的铁路运输距离和时间大大缩短。原来要花费两三天时间,现在只需几个小时便能赶到。武都花椒已经能通过铁路“北上南下”,走向全国各地。
今年武都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对口帮扶武都区的中国文联艺术家。在椒香四溢的花椒地里,这些艺术家主动当起了武都花椒“代言人”,希望能帮助当地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一位作家讲,原先他们要乘飞机、坐火车、转汽车,经20多个小时才能来到陇南。如今不仅兰渝铁路通车了,陇南成县还开通了机场。武都的花椒也可以乘坐着火车和飞机出山了。
武都区委书记田广慈告诉记者,现在花椒基地覆盖全区绝大多数乡镇和村社,受益贫困村245个,占建档立卡贫困村的85%,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脱贫8.6万人。为此,当地群众也把花椒树称为“脱贫树”“致富树”。
李周红家里种的9亩花椒,预计今年能卖到1900斤,花椒纯收入突破10万元。“今年雨水好,再加上花椒价格每斤增长了三四十元,增收了不少。”谈起收成,李周红喜不自禁。
而李周红也希望花椒能乘着铁路和飞机,借助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走向“一带一路”国家,让椒香飘香全世界。(新华社兰州7月19日电)(新华社记者 朱国圣 屠国玺 成欣)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薛巍敏七月的陇南成县鸡峰山郁郁葱葱,山峦叠嶂,雨后的山间烟雾缭绕,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山水画卷之中。“曾经当地农...
成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