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镇文昌■陈文生

宣城日报 2017-12-12 10:06 大字

小镇文昌

■陈文生

遇到陌生人,搭腔、拉呱,对方总问,你是哪儿人?我说,文昌人。文昌,文化昌盛的简称,好地方。文化昌盛暂且不论,好地方倒不假。小镇文昌,我懂事起就默默地关注着;小镇如同一个人的步履,由小孩的蹒跚变成壮年的稳健。

我是文昌人,但不出生在文昌街道,相距八九里的乡下,以前只关注居住那块旮旯里的人和事。小时候跟大人来文昌,老街的情形和萧条,至今历历在目。

我们以前说上街,那个街不是指文昌,而是弋江。文昌和弋江隔着一条清清的弋江河。弋江是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古镇,解放前文昌在它管辖范围内。解放后大河成县界,后归属两个地区。两镇街上的货物交易、繁华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河上没桥,去弋江要坐渡船,很久以前就这样。弋江河渡口水宽百米,渡船往返不歇。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被奶奶带着从文昌老街经过,嗅不到街的气息,稀少的几人,来去匆匆,不见有人止步观望,也不见有人进店购物。过河,爬上弋江河岸,满街人挤来撞去,叫卖声此起彼伏,处处飘着油香味、食品味。印象中文昌老街的店铺,只记得一家,是栋带天井的老屋,房子不高、也不大,黑不溜秋,进门走过天井,三面柜台,里面货架低矮;卫生所是栋半新不旧的小瓦房,门面窄,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其他店铺,有铁匠铺、修理铺、针匠铺等;两边多数草屋,东倒西歪;河埂旁有家茶馆,我进去吃过一次包子,房子低,小孩都担心屋内横条碰头。我们文昌人的买卖,几乎都过河去弋江市场。弋江商店大、多,商品丰富,市场繁荣,什么东西都能买到、有挑选余地;什么货物都能卖掉、可随行情涨跌。文昌人口袋里的钱,都花在弋江街上的那些店铺。文昌老街,弱得可怜,弱得不堪一击。

文昌和弋江一河之隔,无法抗衡,无论从哪方面讲,对方都太强势。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经过文昌的奋斗和努力,壮大许多,一个大百货商店,亮了人的眼睛,店内从食品到商品、从文具到图书,从针线到布匹,应有尽有。文昌粮站、食品店、榨油厂、饭馆等,这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门,扩建的扩建、新建的新建,文昌人购物不用过河,方便多了。七十年代初,创办文昌初中,方便了孩子读书。

国家修318国道,造弋江大桥。国道经过文昌,给文昌街道发展带来机遇,但要重新布局。这是一项宏大的、长远的规划,决定着文昌的兴旺与发达。

弋江桥址,选在渡口下游,三百米左右的地方。那儿水浅,中间一块石滩,旱季两边水流清澈,一条条游鱼清晰可见。国道选择路线,也许考虑到水浅、石滩等因素,方便施工作业,两岸人往返也方便。施工队把窄窄的钢轨,一段段搭成踏水桥。

318国道,把文昌老街撇一边,顺着国道两边,建设成一条新街。新街五十几米长,建了电影院,盖了政府新大楼,信用社盖到电影院对面。商店生意难做,文昌人上街必过河的现象,再次出现。以前去弋江坐船过河,耽误工夫,是对河的商品确实丰富;现在骑自行车多踩几脚、轮子滚几圈就到。弋江毕竟市场大,商品多,物价起伏多变。行人很少在文昌街停留,步行的、骑车的、坐车的,又成匆匆过客。

文昌街上的店面,开业时爆竹轰鸣、热热闹闹,两三个月要么停业、要么硬着头皮维持。文昌人牢骚、也是断言:文昌要想富,大桥必须毁。事实并非那样,小镇的发展,在于扩大市场,在于人气兴旺,在于环境美化,在于城镇化建设,在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气氛。一切的变化,与318国道改道有关,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国道改线,向南移了一千多米,撇开文昌街道,却促使了文昌发展。一个地方富不富,关键看路、看街道。路是纽带,街道是门面。文昌大着胆子、放开步伐,新国道南移,正好建一条街,直通国道;新街街面宽,两边楼房私人盖三层,十字路口四层,统一规格;街道分左右两边,中间宽宽的绿化带。新街名叫昌盛路。

昌盛路中间,再开发一条新街,弯到前面国道,两边盖起四层五层楼房,下面门面房、上面商品房,叫中兴路。这条街有派出所、初中、小学和镇政府大楼;有公办幼儿园、幼婴娱乐室、图书店、文化站。文化昌盛的氛围渐渐彰显。

乡下村民来镇上买房,提升了镇上人气,给镇上带来繁华。小镇人气和繁荣,与镇上工厂增多分不开。政府招进一个服装厂,容纳三千多职工;镇上几十、上百职工的服装厂几个;羊毛衫厂、铁厂、瓜子厂等都为镇上提供了劳务资源。

原来的电影院被私人老板买下,开了大超市,商品、食品、服装、蔬菜齐全,什么时候都挤满人,过年过节四个点收钱,队伍仍排得老长。大超市对面是菜市场,早上人声鼎沸,生意兴隆,弋江镇都有几个菜农挑菜过来卖。小镇人多,卖早点的,卖快餐饭的,开饭馆的,生意兴隆;饮食生意红,其他生意自然火。文昌人购物,街上什么都能卖到、甚至比弋江物美价廉,小镇终于出现笼络人心的新局面。

小镇文昌和大镇弋江对峙数年,一直处于弱势状态,终于有了抗衡的一天。作为文昌人,见小镇崛起,能不扬眉吐气?改革开放的深入,终于在小镇结出硕果!

走出文昌街道,放眼全镇各村,村村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崭新楼房气势雄伟地矗立村中;宽阔的水泥路通往各村,村村大小巷子全浇水泥,垃圾桶摆放整齐,不见一块纸片、一个烟头、一根杂草,干干净净。个个村子美如画。

全镇的地理环境,皆是青山绿水,美景纷呈,是度假休闲的佳地。南面是低矮的丘陵山脉,土壤肥沃,绿树成荫,山坳里水库蓄满清凌凌的水,有人开发出一个“南山生态农庄”,已在318国道竖牌招引天下游客;还有大片的青山绿水等着开发,要不了多久会有多个形态各异、景点丰富多彩的农庄,迎接各地贵客。

西南方,多年前被弋江河水冲出一条岔河,向东拐了个大弯,绕出三个村、现合并一村,臂弯外四周河水清清、圩埂坚固别致,埂内各自然村的景致妖娆异彩,几年前有位老板开发,启动了,不知怎么又撤走,现正展开双臂迎高人来大显身手。

北边一大一小两条河流,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成群。两河拥抱着四千人口,河岸竹林茂密,树木郁郁葱葱,人人都会竹篾编织手艺,是鱼米之乡的美丽富饶之地。

这么一说,感觉小镇是块人间仙境。哦,不是感觉,倘若你从318国道经过,到文昌境内,下国道往南,顺着水泥路到南山竹林、树林走一走,那静谧闲适、幽雅恬静、鸟语花香的环境,绝对胜过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南山意境。

小镇文昌,改革开放以来,一步步踏踏实实走来,近十多年发展突飞猛进。从国道转向文昌街道,不管从前面进中兴路、还是后面入昌盛路,都是眼前一亮,街面靓丽新颖,气氛和谐安详,车辆摆放有序、行驶严守规则,人流往来如织。

小镇是宣州区的西大门,跨进能看到一座欣欣向荣的小镇、安居乐业的小镇、美丽温馨的小镇。有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随着祖国的一天天强大,小镇前程似锦!

新闻推荐

改变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

祁辉一、农村课堂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1.农村孩子家庭教育的空白加剧了两极分化的进程。有一位城里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告诉我,每晚要花近2个小时陪儿子完成学习任务,有时候自己不能搞懂的问...

成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