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德育教学
苏中和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真谛。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价值观念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正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又沉重的变迁。一、改革德育工作模式,树立现代德育观。德育工作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德育观。第一,从封闭式的德育观向开放式的现代德育观转变。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信息选择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使学校德育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主动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从传统的防范型德育观向主动发展型德育观转变。传统防范型的德育,企图在孩子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筑起一道围墙,让他们按照成人的意愿成长,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二、在课堂教学中伺机渗透德育教育。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三、“亲”“勤”结合,增强德育教育效果。“亲”,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要和蔼可亲,要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作为学校一名重要的德育工作者,工作中切不可急于求成,简单粗暴,而是要如春风般可以温暖人心,像春雨一样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田。“亲”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当某些特殊生有异常的表现和行为时,能观察入微,及时与学生谈心,耐心地寻找打开锈锁的钥匙;当后进生没有自信心,产生自卑时,能给学生温暖和关心,“扶”起他们,鼓励其树立信心和坚定的意志。“勤”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后进生更注重“勤”,对其勤督促、勤检查、勤总结。另外,作为班主任,我基本上每天早自习到班,每次广播操到场,每节自修课下班。用自己身体力行,感染学生。总之,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提高德育实效性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只有因势利导、适时恰当地对学生德育渗透,有意、有机、有情、有序顺乎自然地进行德育教育。(作者系成县大坪学区教师)
新闻推荐
姚平园多年来,我在农村教育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不能说是得心应手,但我也发现了几点值得与大家分享的心得体会。第一,给他们“爱心”,让孩子们感到在这个“家里”是温暖的。他们多属留守孩子,爷爷奶奶多...
成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