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湾村:“银疙瘩”让村民走上致富路本报记者 张姝 陈万吉 通讯员 聂存博
“请你到我们家坐一会,喝个茶走。”碰到下乡的永靖县税务局帮扶干部,徐家湾村的群众都会这样热情地招呼。
这两年来,县税务局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成了徐家湾村群众的贴心人,他们心里惦念着,一直没机会对这些帮扶过自己的人表达一下谢意。
“以前我们种百合,病虫害时常发生,很多都烂在地里了,而且收获的百合很小,卖不上好价钱,成了村民心里解不开的‘疙瘩’。后来帮扶干部请来了兰州的农业专家,指导我们科学种田、精细管理,现在我们种植的百合又大又白,质量、产量上去了,价格也高了,成了增收的‘银疙瘩’。”徐家湾村百合种植大户唐致莲说。
“现在每到种植的季节,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们就会到田间地头,挨家挨户指导群众科学种田,百合长得一年比一年好,科学种田让我们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道路。”徐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张本明说。
帮助群众培育出品质过硬的百合,这只是第一步。在开展帮扶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干部发现,作为徐家湾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百合在周边市场有着良好的口碑,但是多年来,地头交易这种传统销售模式导致了价格不稳定,造成群众增产不增收。面对这种现状,县税务局干部、驻村工作队队长孔德国和队员们一起想办法,他们发动群众,在村上成立了明源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此为平台,与县商务局、关山乡政府一道多方收集市场信息,联系客商,把百合推向更大市场。
“我们向村民承诺,以比市场价高1至2元的价格统一把百合收购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和客商洽谈,把百合直接发往广州,减少了中间环节,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孔德国说。
唐仲明家是徐家湾村的建档立卡户,通过百合种植,他家于2015年脱贫。今年预计家庭收入突破5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以前商贩们到地里收购百合,把价格压得很低,我们收入有限。现在由合作社收购,不仅价格比商贩们给得高,而且年底还能从合作社拿到入股分红。”唐仲明开心地说,“明年我还要响应驻村工作队的号召,再种两亩玫瑰、红蒜和当归,继续增加收入。”
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永靖县税务局紧紧把握徐家湾村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百合特色产业,真正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新闻推荐
(接1版)在兰州港码头,记者遇见了从武汉市来西北游玩的张女士一行。亲眼见到母亲河,张女士兴奋不已。“没想到兰州的天气这么...
永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