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岘子村:小小文冠果拓宽致富路 本报记者 张姝

民族日报 2019-05-30 09:25 大字

合作社社员正在整理文冠果苗

5月24日,永靖县三条岘乡红岘子村“党建+合作社”——永靖县发林创鑫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新疆石河子市144团售出价值5.2万元的文冠果苗木2万株,这让两个相隔千里的地方第一次因为文冠果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文冠果缘何会在红岘子村落地生根?带着疑问,记者走进红岘子村进行采访。

“要想富,先修路”。从红岘子村委会出发,记者便踏上了前往该村文冠果种植产业基地的砂石路,在一旁的红岘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永靖县发林创鑫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发林向记者介绍说:“这条路是去年投资19万元,修通的砂石路。也是曾经的唐蕃古道,现在大车可以正常通行。”

经过了5.6公里的山路颠簸后,记者看到了掩映在群山环抱中的文冠果种植产业基地,如果不是金发林的介绍,记者很难将眼前的绿色跟曾经被村里人叫做“瘠洲”的撂荒地结合在一起。金发林告诉记者:“2018年,我们运行‘党建+合作社’模式,通过村评民议,对我村500亩撂荒地进行了土地流转。今年种植文冠果10万余株,套种茶笠4万余株,搭建育苗棚400米,育苗10万株,逐步实现了‘工业园区高耗能工业经济’向‘农林合作社绿色高附加值农业经济’的顺利转型。”

说起该村与文冠果的结缘,金发林说还要从自己的突发奇想说起。有一次他上网时无意中看到了文冠果的栽种,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去位于白银景泰县的甘肃海全文冠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考察后,金发林觉得自己的村上也可以一试,于是便有了眼前的“瘠洲”变绿洲。

曾经红岘子村的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现在有了“党建+合作社”,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红岘子村一社村民金宾荣就是其中一位:“以前不知道有文冠果这么个树种,也不知道效益好不好,但有村党支部作保障,我们打消了顾虑,现在育苗效果不错,文冠果苗已经长到30多公分了,今年年底就能得到分红。我在合作社打工要比在外面打工强。”

作为2018年整村全部脱贫的红岘子村,如今结合“党建+合作社”大力推进文冠果种植,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

对于红岘子村发林创鑫林业文冠果种植“党建+合作社”示范基地的发展前景,金发林很有信心:“文冠果浑身是宝,在荒山绿化和水土保持方面也已经发挥出了作用,未来可以利用的空间还很大,今年我们计划再分别修建一个茶厂和榨油坊,延长文冠果的产业链条,让村民足不出户就挣到钱,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新闻推荐

永靖县:文冠果助农增收

本报讯(记者史有东通讯员郭红)近日,记者走进永靖县三条岘乡红岘子村,只见几台挖掘机正在轰鸣着,村民和干部在平整土地、搭...

永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