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琉璃耳珰

民族日报 2019-01-08 09:24 大字

正视图

《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兰芝“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这里的明月珰为何物?从文献记载可以得到一些答案。据汉代刘熙《释名·释首饰》记载:“穿耳施珠曰珰”,《风俗通》亦载:“耳珠曰珰”,《广韵》曰:“珰,耳珠”,从记载可以推断,耳珰应该是一种珠形的耳饰。到底珰的形状是怎样的?让我们用发掘出土的实物来一探究竟。

州博物馆于1987年在永靖县罗川村小塬发掘清理一座东汉墓葬时,发现了一对蓝色的琉璃耳铛,这对琉璃耳珰现收藏于州博物馆。出土时耳珰表面附着一层黄色薄膜,遇空气,薄膜脱落,呈现出透亮的蓝紫色玻璃质光泽。这对琉璃耳珰,状如现代的腰鼓,大小一致,通高1.2厘米,上端直径为0.8厘米,下端直径为1厘米,重0.001千克。两个耳珰器型小巧,做工精细。上端小,下端大,中部有明显的收腰,两端如喇叭形,中间穿一孔,其颜色为湛蓝色,清透靓丽,呈半透明状,质地清润,色泽绚烂。由于它们是由透明而富有光泽的材料制作而成,所以会呈现出明月般的光彩。据此而言,被称为明月珰,绝不为过。

耳珰的起源地,现在多接受汉代刘熙的观念,刘熙在自编的名词解析辞典《释名》中如是说:“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耳珰从西域传来应该是没错的,我们今天看新疆以及敦煌留存下来的魏晋以及早期的佛教壁画,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天神(无论男女)或者信使他们的耳垂常被一种类似耳珰的环扩大,有甚者耳垂中穿过一个直径至少在5厘米以上的圆形耳环。

戴耳珰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汉代,戴耳珰风靡全国,珰成了当时妇女常见的一种耳饰。隋唐时期,耳珰已逐渐被耳钉代替。只是偶尔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中也作“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现实中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华小燕)

新闻推荐

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情怀 本报记者赵怀斌 赵淑娴

爱读书的朱光明老人年近80岁高龄的朱光明老师,依然精神矍铄,思维言谈都非常清晰,在与记者交谈中,自始至终都流露出对临夏教育...

永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