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的“土豆红利”——永靖县杨塔乡徐湾村“三变”改革见闻

民族日报 2018-11-07 09:24 大字

“有了万佛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合作社,洋芋的种植、销售问题就都解决了。”

“‘三变+种植业’,就是我们脱贫奔小康的\‘致富酵母’。”

……

永靖县杨塔乡徐湾村的当家人——今年6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董积珍告诉记者,村上抢抓“三变”改革机遇,鼓励村民入股合作社,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湾村位于永靖县西部干旱山区,有9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184户657人。以前,村民除了在外打工、做点小生意外,大部分人靠政府的救济度日,是全县出了名的深度贫困村。

徐湾村有3000多亩梯田属轻质土壤,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加之毗邻刘家峡至西河百川环县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发展马铃薯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村里在“三变”改革中充分考虑村情民意、自然条件和现实情况,将外出务工人员家中的270多亩土地流转给万佛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合作社,每亩土地每年入股保底收益为200元,土地入股群众作为合作社股东可享受年底收益分红。同时,鼓励农户资金入股100元,政府在资金入股的基础上配股200元,引导130户群众入股合作社,让资金变成股金,再通过合作社集中经营,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洋芋每斤从几年前的两三毛涨到现在的一块钱以上,群众心里都乐开了花,以前不起眼的‘洋芋蛋’现在成了增收的‘金蛋蛋’。”董积珍高兴地说。

今年56岁的党文清作为村里马铃薯科技示范户,对“三变”改革的好处如数家珍:“我就是通过合作社指导,科学种植马铃薯,2014年就脱了贫。光靠家里的8亩洋芋地,一年就能收入3万多元。”

在徐湾村建设的千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中,合作社集中经营500亩,引导群众自主经营500亩。按照统种统销、集中管理的原则,从定西等地调运陇薯3号、陇薯10号、陇薯8号等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开展马铃薯原种规模繁育,按亩产4000斤计算,每年可向市场供应马铃薯原种2000吨,实现经营收入近400万元。

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马铃薯良种繁育工作,由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及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在合作社集体经营的土地中,按照每人每天80元至120元务工费的标准,引导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农田倒茬期间,种植双垄沟播玉米、谷草等,进行饲料转化,鼓励家庭小型养殖,让贫困群众依靠肉牛养殖业再增加一部分收入。

“发展资金和技术不愁了,洋芋和玉米的销售也不成问题,剩下的就是我们的努力了。”如今,徐湾村群众想致富、要致富的热情不断高涨,致富能力也迅速增强。

新闻推荐

永靖县“3111”工作法保障村民知情权

本报讯(记者刘红红)今年以来,永靖县着眼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

永靖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永靖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