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明清关隘河州二十四关
积石关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后,命大将徐达率兵北伐。八月,攻占元大都,元亡,元朝残余势力退出中原,避居塞外,史称“北元”。
河州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在明王朝看来,河州一线既是“内华夏、外夷狄”的一条缓冲地带,又是控制藏区抚谕数番的前哨阵地,隔绝羌胡的南翼防线,堪称“关陇藩篱”。基于上述认识,为了达到“分其势而杀其力,使不为边患”的目的,明王朝着力控制这一地区,明王朝在西北和北部修筑长城,筑九边要塞的同时,为了防止西部的西番(今藏族)与北元勾结共同侵扰内地,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防御需要,明王朝在当时河州辖区内沿天然屏障小积石山脉——太子山——白石山山脉一线选择山巅、谷口等交通扼要之处,由北而南,南而东,设置了积石关、崔家峡关、樊家峡关、大峡关、五台关、红崖关、癿藏关、老鸦关、莫泥关、土门关、石嘴关、朵只巴关、川半岭关、槐树关、西儿关、乔家岔关、牙党关、沙马关、思巴关、陡石关、大马家滩关、小马家滩关、麻山关、俺陇关共计二十四座关隘,作为捍卫西陲重镇河州、抵御西南游牧民族“入侵”劫掠的屏障。
河州二十四关自设关以来,明清政府设官兵把守。明嘉靖本《河州志》载:“关隘,二十四处,洪武年间开设,每关官一员,军五十名守把,一年一换”。明代中期,明王朝唯恐河州二十四关疏于防守,又勒令当地土司选拔团练乡勇分布二十四关,协助兵丁长期守把。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王朝对二十四关的守关官兵全部裁撤,改由塘丁把守。雍正九年(1731年)春,河州知州顾尔昌组织团练乡勇9000余人,分布二十四关,协助塘丁长期守把。同治十二年(1873年),河州反清起义被镇压后,沙马、槐树、老鸦等关守军尽裁,唯积石、土门二关尚留有把总一员,兵五六名守把。民国初期所有关隘守兵裁革,改由民团驻守,仅收取茶马商税,关隘遂废。
临夏境内历代设置的关隘,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临夏和内地军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交通安全,对确保道路畅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历代置关,往往置久而弊生,不但妨碍商旅往来,而且影响地方安宁。到了清代末期,临夏境内的土门、积石、槐树关等一些关隘,弊窦丛生,陋习纷张,竞开课税之端,甚至当地农民出入关隘耕田种地,也要抽税,弄得民怨沸腾,引起官府关注,于是产生了诸如《革除关弊告示碑》一类的文告,树立关侧,将出入关人等应纳税款,公示于路人;对一些贪赃枉法之徒,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关隘是古人留在大地上最深刻的印记。临夏境内的一座座关隘,有过无数的征战,也留下了无数故事。临夏境内不同时代的关隘作为冷兵器时代庞大的防御体系,对保卫临夏人民的生命财产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在和平时期,这些关隘成为连接汉、藏、回、撒拉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通道。生活在关隘两侧的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构勒了一幅幅明丽鲜艳的风情画。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如今,昔日临夏境内的众多雄关,有的被刘家峡水库淹没不见,有的只剩下断垣残壁,有的已看不出任何的痕迹,鲜为人知了,只有从那些遗迹和留下的地名,供人们凭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麒)记者从州文化馆获悉,根据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全州公共文化场馆和影剧院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有序恢复...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