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生态美 河鸥舞蹁跹

民族日报 2020-03-24 08:54 大字

生态改善候鸟来。

本报记者史有东摄

“河鸥每天下午进食活跃,因此每天下班后我就过来喂它们。”3月16日下午,大夏河边河鸥翔集,在空中翩翩起舞。一位中年男子站在河堤上,一边给河鸥投喂食物,一边对记者和州生态环境保护协会青年志愿者说。

这位中年男子名叫马胡赛尼,今年50岁,在临夏市西站建材商贸城外用三轮摩托给商户送货。投喂河鸥的最佳时间段通常是下午和傍晚前的这段时间。当天下午,马胡赛尼特地给河鸥买了两盒新鲜的蛋糕,他掰开蛋糕托在手心,不一会儿,河鸥便纷纷飞来啄食,下游的河鸥也陆续飞来,不知不觉,越聚越多,簇拥起密集飞翔的河鸥群。马胡赛尼冲我们笑了笑,自豪地说:“河鸥似乎知道蛋糕比玉米粒、爆米花、方便面好吃!它们也是通人性的,你待它好,它就会很信任你,进食时个个兴奋不已,就像个孩子。”不一会儿,看热闹的游客也加入到与河鸥的嬉戏和互动中,一派其乐融融的场面,成为大夏河畔的一道风景。

河鸥啄食时,背着光争取食物,高飞徘徊盘旋,然后低空俯冲,叼上食物飞去,会在河边循环一周。下午4点半过后,河鸥在不远处的沙滩与河水交界地悠闲戏水。“那些是成年的河鸥,飞行有力,有取食经验,剩下来的多半是体弱的幼崽,它们体力跟不上成年河鸥,掉队落在后面进食。”

马胡赛尼说,河鸥看着长得一样,好像没啥区别,但时间长了,很容易分辨出它们的长幼,看它们头上的颜色就知道,大河鸥头顶是黑色的,小河鸥头顶是白色的。那些白头河鸥吃饱后,常常会在离人近的河堤护栏上小憩,它们半眯着眼睛,像是在享受快乐时光。

下午5点左右,日薄黄昏,河鸥群吃饱后,在大夏河桥附近的河面上成群绕飞,然后结队向下游飞去。此时,大夏河两岸,沐浴在金色的晚霞中。

随着大夏河临夏段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沿河各类珍稀野生水禽种群、数量都在逐年增多,其中尤以黑头河鸥、野鸭子、白鹭等增量居多。据了解,州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志愿者在大夏河边、亲水平台等设立了多处观赏投喂点后,河鸥、野鸭子离市民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绘成一幅人鸟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新闻推荐

抗击疫情彰显应急担当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虽然在疫情检查点看不到我们,在物资保障仓库里见不到我们,在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里找不到我们。但...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