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茶马古市夜话
今夜的临夏,比往常安静许多,或许是因为天冷,人们不愿出门。看着父亲茶杯里热气腾腾的“嘉木”新芽,不由得拿起来喝了两口,品味之余,想起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此刻,冬初夜寒,窗前有月,心中有梅花,于是缓步出门,在临夏的茶马古市感受一下有关它的点点滴滴。
茶马古市是临夏市一处仿古街区,再现了当年茶马古道的繁华与风情,展示了古河州深厚的商旅文化。入街,缥缈的空气中氤氲着古香古色的雅致,月影疏朗;踱步走来,那朦胧的灯笼依稀是一种呼唤,不由得很想约一个人,论茶怀古。
历史上的临夏茶马古道
甘肃临夏,古称“枹罕”,又叫“河州”,自古是贸易中心,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就是茶马古道的雏形。
唐时,文成公主入藏时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经河州,渡过黄河进入吐蕃,也把茶叶以及饮茶的习俗传入吐蕃。
边疆的少数民族发现茶叶是好东西,“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让茶成了日常生活必需品,茶马古道也由此开启。源源不断的茶叶随马帮运到临夏,大量的波斯人、大食人也纷纷来临夏经商、旅居,繁荣了古老的河州,形成了南北东西地域文化与经贸的旱码头。
到了宋代,宋王朝更是在河州(今日临夏)设立茶马司,以内地之茶换取边地之马,双边贸易十分火爆,一直延续到明清,临夏都是茶马古道中的重要环节;临夏茶马司也是明代最著名的茶马司之一,茶马贸易量非常大,是历史上闻名天下的茶马互市中心,赢得“河湟雄镇”的美誉。
直到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被废止后,茶马古道也随之废止,而民营的茶马贸易依旧活跃。
临夏茶马古道的灵魂
在交通极不方便的古代,商人贩运商品,全靠人背畜驮,其中,专门用牲畜从事长途贩运业务的人被称为“脚户”;而靠人力肩挑背负,贩运商品的人,被称为“背脚子”。
即使茶马贸易废止,仍有成千上万辛勤的脚户、马帮和肩挑背负的苦力“背脚子”行走在茶马古道上。他们在风餐露宿的旅途中,用“哒、哒……”的马蹄声、挥洒的汗水和悠扬的山歌,开辟了一条通往全国各地乃至域外的经贸之路。他们是茶马古道上移动的风景,是这条古道跳动的心脏。至今,临夏好多人还喜欢哼唱“花儿”《脚户歌》:
春风吹绿了湟水岸
山前的柳树它把头儿点
桃杏花羞红了脸蛋
青苗地里白牡丹
你把花儿漫
歌声儿穿透了云端
传到了我脚户哥的心尖尖
迎来了花儿春天
传到了我脚户哥的心尖尖
迎来了花儿春天
茶马古道不仅是贸易往来的通道,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因为马帮或脚户们每一次艰难的行程,满是辛苦与汗水。然而,他们却以苦为乐、不忘感恩和赞美生活,这就是乐观豁达、吃苦耐劳的临夏人。此刻,我耳畔又开始回响起清悦悠远的驼铃声和悠扬动听的山歌:
太阳高高升霞光万万丈
鲜花处处开原野铃儿响
唱歌又跳舞娃娃心儿爽
沐浴着党的阳光
羊儿在撒欢鸟儿在飞翔
天地是我家自由欢快长
学习好榜样娃娃本领强
幸福像花儿一样一样
……
临夏茶马古道上的传说
临夏茶马古道是神秘的,是令人遐想无限的。
据说,临夏茶马古道最早运输的都是散装绿茶,而这种茶不好买卖,因为不好计算,且在运送过程中损耗太大。而后,就做成紧压茶,也就是俗称的“砖茶”,每块都有固定的重量,易于销售,又便于马驮。
还有关于茉莉花茶的传说,说是在一次运输绿茶的过程中,逢下雨且接连几天阴天,茶叶潮湿变质,大家很着急,这时一个机灵的伙伴看到正开放的茉莉花,便随手采了几把放到茶里;结果,发霉的味道全然消失,茶叶吸收了茉莉花的香气,反而更好喝了。于是,就有了茉莉花茶,人们就开始用茉莉花窨制茶叶。
临夏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临夏姑娘,一天在田间劳作,那天太阳很烈,姑娘就在山上的树荫下休息;正好有悠扬的山歌吸引了她,寻声追去,看到一帮送茶的脚户,背着袋子,唱着山歌,脸上豆大的汗滴顺着其中一个年轻人的脸颊往下直流;但他仍面带微笑,用歌声为大伙解乏。姑娘被小伙子的乐观和歌声深深吸引,最后多方打听,几经周折,终于和小伙走到了一起!
……
漫漫岁月流逝,沧桑古道犹在人心。临夏人爱好喝茶,喜欢用茶招待客人,茶也是临夏人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首选佳品。这茶集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平添了几许红尘之外的乐趣;款款斟酌,风情自生;细细品饮,香气四溢;含蓄又柔情,温婉而陶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琼洁)11月20日是第五个“中国心梗救治日”,临夏市医院开展了以“心梗救治日——牢记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