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苟家村致富新希望

民族日报 2019-07-30 10:00 大字

“听说你儿子今年高考考得不错,恭喜恭喜!”

“张大姐,上次你给我教了土豆饼的做法,昨晚我按照你教的步骤试做了几个,还真好吃,都被我家孩子抢着吃完了!”

盛夏的一大早,记者来到临夏市折桥镇苟家村,伴随着欢声笑语,传来了“轧轧轧……”的缝纫机运作声。记者寻声走进一个院子,看到屋内整齐地摆放着缝纫机,扎眼穿线的“轧轧”声此起彼伏,一条条电热毯在几名妇女的手中来回穿梭着,偶尔几声打趣的笑声,让不大的车间充满了活力。车间里的女工们有说有笑地忙着自己手里的活,有缝边的,有串线的,一张张欢乐的笑脸配上手上娴熟忙碌的动作,伴随着机器蜂鸣声,奏响了苟家村村民增收致富的协奏曲。原来,苟家村把振华电热毯加工扶贫车间建到村里,吸纳村里留守劳动力就业务工助其增收,推动扶贫车间在苟家村落地生根,全面开花。

赵彩霞是苟家村下林王社的村民,以前她在临夏市一家餐厅打工,自2018年11月扶贫车间开办以来,她就一直在这里工作,每天上午八点上班,十二点下班,下午两点半上班,五点下班,有时候家里有事情还能请假。

对于这份工作赵彩霞十分满意:“以前在餐厅当服务员,上班时间比较固定,工作地点也离家远,经常顾不上家和孩子们。现在好了,扶贫车间开到了我家门口,我在这里上班,既能挣钱又能顾家做饭,太方便了。”

赵彩霞的工种是为电热毯缝边,一条双人电热毯缝边6毛5分钱,单人电热毯5毛钱,作为一名熟练的工人,她一个小时能缝15条,每天平均工作8小时,一个月下来最低也能赚1500元钱。

“有了扶贫车间,我们这些农村贫困户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家门口就有事做了,不仅能照顾家庭,而且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了收入,我们感到十分舒心。”赵彩霞边加工边对记者说。

今年61岁的陈国正,自从扶贫车间开办以来,他被聘用到车间当门卫,白天负责杂物整理,晚上守夜看厂,一个月的固定工资是1600元,这让陈国正的生活越来越宽裕,心情也越来越好。

“我一个老头子以前没事干就在村里晒晒太阳,下下棋,手里也挣不来一分钱,现在,村委会给了我这份工作,我每天忙忙碌碌、乐乐呵呵的,一个月还能挣1600块钱,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说起现在的工作,陈国正高兴地合不拢嘴。

金春兰是折桥镇陈马村的村民,听说苟家村开办了扶贫车间,她就来这里上班了。她的工种是串线,双人电热毯1.3元,单人电热毯0.9元,她平均每天也能挣60元到70元。

金春兰说:“苟家村离我们陈马村很近,几分钟就到了,中午还可以陪孩子一起吃午饭,这样既可以照顾孩子,还可以赚钱,我也从留守妇女变成‘上班族’啦。”

“我们村的扶贫车间是厦门市思明区援建的,现在扶贫车间里有14名工人。扶贫车间建在村头,释放农村人力资源,为贫困群众、留守妇女等群体搭建了就业平台,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有力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更给贫困家庭带来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希望。”采访中,苟家村党支部书记苟怀龙告诉记者。

一个扶贫车间的建成运营,不仅帮助留守农村的老人、妇女、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做到务工、务农和顾家三不误,还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是发展农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新闻推荐

临夏州共建立各类工会组织2150个发展会员25万人

本报讯(记者马玉兴)近日,记者从“八大群体”集中入会行动暨2019年“夏送清凉”活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目前,临夏州共建立各类工...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