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题材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冯丕烈

民族日报 2019-05-10 09:44 大字

近期,临夏市主办的“河州牡丹文化月”各项活动在流光溢彩,繁花似锦的古河州大地竞相展开。大夏河两岸游人如织,街头巷尾处处飘香,在这花的海洋中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画花、品花、赏花蔚然成风。

临夏自古以来就有种花、赏花的传统,“院中有牡丹丁香,家里人富贵吉祥”,牡丹被赋予吉祥的喻义。形成了“家家庭院栽牡丹,户户中堂挂字画”的民风。

据考证,牡丹作为观赏花卉,起源于南北朝,盛世唐代。临夏栽培牡丹历史悠久。南龙出土的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进义校尉王吉墓就有多幅精湛的牡丹砖雕。明嘉靖《河州志》记载:“广栽牡丹等花卉40余种”。

临夏牡丹具有树形高大,香气浓郁,萼部有紫、红、黑等斑块的特征。紫斑是临夏牡丹品种群的基本原种。众所周知,文化艺术与地方经济发展有紧密的联系。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对浙江绍兴的影响,带动了当地旅游文化产业,也对书法文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又如唐代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为苏州寒山寺也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再联想到近代,著名油画家陈逸飞画的《周庄》,也让周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吴冠中和张家界,张家界最早是他发现的,他的一幅《自家斧劈——湘西张家界》,把张家界推向了世界。这几个例子说明文化艺术和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知名度紧密相关,所以,我们应从发展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牡丹文化节的意义。

临夏牡丹题材融入文化产业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砖雕。

比较著名的有东公馆天井东二门的牡丹花瓶。以半浮雕和镂空的手法制成。刀工精细、造型生动,人称“二品牡丹门”。蝴蝶楼、红园及所有的寺院庙宇均有雕刻精美的砖雕建筑,他们以大量的植物,牡丹、芍药、桃、李、杏、盆景等相映成趣,形成了临夏古建筑砖雕的艺术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以神韵砖雕公司为龙头的数家砖雕企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工艺技术的创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经济效益可观。

二、葫芦雕刻。

临夏葫芦雕刻享有盛誉。牡丹是常见的图案之一,多出现在葫芦腹部主图案上和罐圈处,雕刻细腻、精美绝伦。

三、临夏花儿。

花儿中有关牡丹的唱词比比皆是,著名的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盛况空前,有“老僧新开浴佛会,八千游女唱牡丹”之盛。例如:

青石头里的药水泉,担子啦担,

桦木的勺勺啦舀干。

若要我俩的姻缘散,三九天,

青冰上开一朵牡丹。

白牡丹白者是娆人哩,红牡丹红者是破哩。

四、绘画艺术。

牡丹在绘画艺术中屡有出现。如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仕女均头插牡丹花一枝,为当时流行的盛装。近代以来,画牡丹者更是名家辈出,而临夏地区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已蔚然成风。主要作者有:陈龙、石兰英、杨占福、石广云、张定平、车玉琳、罗艳、蓝献诚、孔令祖等,不少人举办过个人专题展览,入选全国美展,出版画册、邮票等,成就斐然。临夏地区痴迷于牡丹题材的作者和爱好者更是不计其数,他们以勤奋的努力,提高了艺术品位,促进了牡丹产业融入艺术市场的进程。由此可见,牡丹题材已升华为独立的艺术种类,在临夏人民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审美品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总之,打造河州紫斑牡丹品牌,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使其成为走向全国、走向“一带一路”的桥梁和了解临夏的名片。

“佳期有约须趁时,莫作来年看花人。”

让我们尽情地享受这春光明媚的花季,用辛勤劳作的汗水浇灌如花似锦的未来。

新闻推荐

临夏州教育局举办日托制幼儿园管理者培训班

本报讯(记者赵淑娴)近日,由州教育局主办的为期4天的全州日托制幼儿园管理者培训班在临夏州教师培训中心顺利举办,共培训日托...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