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河州城

民族日报 2019-02-04 10:00 大字

河州城一九三三年春

临夏历史上曾称为枹罕、河州、导河等。据有关资料记载,临夏州府所在的临夏市历史上有四处古城遗存。

一、唐宋时期有后古城。在明代吴祯著的《河州志》中有“东古城,州东二里,遗址尚存,近白塔寺,乃唐旧城也。”的记载,现在为临夏市境东北的“后古城”。

二、金河州城。据马效融著的《河州史话》(《临夏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记载“北边城墙逼近北塬,称‘番城’。”位置在现今临夏市北部。

三、元代河州城。亦在“番城”,称“北古城”。据明《河州志》载:“北古城,州北一里,号曰番城,乃元城也。”又据马效融著《河州史话》记载“解放初,北边城墙遗迹尚存,后修建营房时,被拆除。”元代古城北依北山,均位于地势较高的二级台地。

四、明代河州城。据明《河州志》记载:洪武十年(1377年),河州指挥使徐景截元城之半,向南扩展一里,筑建了新城。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守备都指挥蒋昂重修河州城。重修的河州城周长9.3里,南北长2.5里,东西长2.2里,外壁全用砖砌,修建了东西南北相对的四个门,城形如刀。城墙高五丈,厚三丈,池深二丈,宽三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残存东北、东西、西南三角基址。目前,只在临夏中学和榆巴巴拱北相连处仅存一段城墙;在州博物馆现存“大明城砖”字样的城砖和临中保存有镇边楼的础石。

南城门为正门(现为中心广场地方),修有门楼五间,三层,高五丈,转角飞檐,匾曰“安远”。1958年拆除了门楼两侧的城墙,只保留门楼,到1969年南门城楼被拆毁,亦将门楼拆除,辟为广场。从1933年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南门城楼上匾书有“古枹罕”3个字。

正南门前东侧,还有瓮城城门一洞,东西向,上有城楼二层,三间,转角飞檐,高三丈。解放后,拆除了城门及两侧城墙,开辟为马路。

南北向南为南关城厢,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商业繁荣,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出版的黄陶庵著《续修导河县志》记载:“至民国初年,商店二十四处,过载店六处,旅店十余处,典肆四座。南有米粮市场,阛阓[阛(huan),是指环绕市区的墙;阓(hui),是指市区的门。古时,市道就在墙与门之间,所以通称市区为“阛阓”]毗连,客商云集,较之城中商业繁盛倍蓰。”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军冯玉祥部赵席聘“火烧八坊”时,南关厢城全部烧毁。

北城无门(位置在今临夏中学),城上有大楼一座,规模同南楼,“内塑玄帝像,以镇武风,官属塑望拜瞻”,称“镇边楼”,俗称“北城观”。楼内悬有明代大学士解缙被贬谪河州写的诗句为匾:“陇树秦云万里秋,思亲独上镇边楼;几年不见南来雁,真个河州天尽头。”明清两代,凡来河州的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均到城楼赋诗。该城楼1958年被拆除,后被临夏中学平为操场。

东门(现为环城东路过街天桥向西附近)有门楼一座,四层,所置军器房屋同南门内,大楼一座,五间,转角飞檐,二层,高四丈,匾曰:“平秩”,嘉靖乙丑年(1565年)御史胡明善改“平秩”为“挹蓝”。

西门(现州民贸公司附近)上有门楼一座,设备同东门,匾曰:“定羌”。沿城有“楼橹(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这里指城楼。)”十六座,每座三间。转角飞檐,二层,高三丈,巡更铺二十八座,每座三间。

据马效融著《河州史话》记载:东西门原来都有外城门,即瓮城门,都坐北向南,均于民国时拆除。东西正门都于解放后拆除。东门辟为广场,西门两侧于20世纪60年代由甘光公司修建为家属楼。

另外,从照片中可见城中还有谯楼(现在团结路与红园路、庆胜路十字)一座,谯楼也叫鼓楼。

本版图片来自《临夏老照片》一书,美国卡特·德布特·霍顿(海映光)拍摄,王建平、金有录,周义明编著。

新闻推荐

临夏州书法家协会进军营“送春联·送书法”

本报讯(记者梁永吉通讯员徐光文)1月26日,州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和书法家们带着对广大官兵的深情厚谊,走进临夏军分区开展“...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