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民族日报》◇马奋魁

民族日报 2019-01-25 09:06 大字

最早接触《民族日报》是在1985年,那时叫《民族报》,我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班主任给我们班订了一份《民族报》,同学们争相阅读,一下子成了抢手货,可比现在孩子玩的《王者荣耀》游戏火爆多了!每次当新报纸一进教室,教室里便沸腾起来。作为班级书报管理员的我,可沾光不少,读书看报最多的人就是我了,从中获益匪浅。日积月累看得多了,自己便慢慢尝试着写作,一发而不可收,读书看报从此改变了我生活。

多年来养成的读书看报的爱好,伴随了我二十多年。时至如今,我仍然改不了纸质阅读的习惯,现在阅读的途径增多了,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获取新知识方式也越来越多,而我仍然喜欢读书看报,尤其是自己家乡的《民族日报》,几乎每期必看,这已经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有一期没看,仿佛那天就缺少了一样东西似的。上学时,阅读不如现在那么丰富,同学们看报很认真,齐齐地从一版翻看到四版,连报纸中缝也不放过,看过的报纸整齐地码放在一起,便于其他同学翻阅,不像有的人,把读过的报刊随手丢掉,看着心疼。

少年时代起,因为经常看《民族报》而记住了好多记者、编辑的名字,每次读到文学副刊上的精美文章,总是爱不释手,看了又看,常常读好几遍。我觉得文字中的生活,好像写的就是我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人生,我读着读着,深受感染,把这些美文剪下来,粘贴在我的日记本里。

后来,《民族报》由原来的四开四版黑白小报改成了现在设计新颖别致的版面,今年又变成了色彩缤纷的全彩版面,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我的阅览兴趣。一时间,临夏地区的新闻、诗歌花儿、美术摄影等见诸报端,成了我了解各地新鲜事的窗口。每年“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代表和委员及全州政治经济发展成绩、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模范,让我先睹为快,深受感动。

眨眼间,《民族日报》已陪我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金色年华。作为临夏州委机关报,党的喉舌,在改革开放的激情岁月里如实地传达了党的重大决策和惠民政策,体民情、达民意,为开放发展的新临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在一带一路促发展、同心共圆中国梦,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新征程中,《民族日报》肩负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见证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崭新变化。

多年来,《民族日报》伴随我,我们一道成长,是我人生旅途最好的朋友。祝愿《民族日报》越办越好。

新闻推荐

临夏州中医医院成功开展首例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本报讯(记者陈礼娟)近日,州中医医院血液透析室成功开展首例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和诱导透析。该医院血液透析室配有12台目...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