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铸就电力梦 本报记者 赵淑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在临夏的大街上,光彩流转,灯火辉煌;超市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公园里,歌声飘荡,舞影跃动……改革开放40年来,从贫穷落后的西北小城到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城,临夏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临夏发展的历程中,电力人顶风冒雨,守护着宁静城乡的万家灯火。寒来暑往、四季交替,一座座变电站建成投运,一基基杆塔拔地而起,一条条银线跨越连接,为临夏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一代又一代临夏电力人,用自己的青春和坚守、热血和汗水,守护着临夏人的光明和梦想,支撑起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改革开放40年来,国网临夏供电公司蓬勃发展,作为电力人的沈国华充分见证了国网临夏供电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进程,亲身经历了电力对地方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沈国华是国网临夏供电公司一名老员工,也是一名共产党员。1986年他从西安电校发电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临夏,被分配到国网临夏供电公司,从事电网建设、设备运维工作。刚上班那时,临夏电力公司为农电企业,刚刚组建了以一条110KV线路、一座110KV变电站与大电网联络,州内46座小水电站为补充的初期电网,供电容量小、设备老旧、可靠性差,电力短缺现象非常严重,严重影响全州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
“初期在工作中,自己感到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同生产实际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我努力学习电力建设运维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主动吸收老师傅们的工作经验,虚心请教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公司也安排我到北京、广西、杭州等地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特别是通过参加古临二回及西郊送变电工程,参与泄湖峡、西川、枹罕水电站扩建工程,更加清楚了电网设备运行原理和铭牌参数,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多年不懈努力,使自己技能提高了很多。”沈国华介绍。
自1999年开始,国家重点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临夏电力公司迎来第一次发展机遇。截至目前,临夏电网新建330KV变电站1座,线路2条,110KV变电站11座,线路20条,新建和改造35KV变电站48座,线路56条,电网建设有了跨越式发展,彻底改变了缺电、设备老旧、供电不可靠的现状,保障了全州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
当前,随着国网公司“168”战略体系的实施,临夏又迎来了国家“三区三州”扶贫攻坚政策的倾斜,公司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第二次发展机遇。沈国华带领团队,编制“一区一州”电网专项规划,着力解决临夏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2017年12月,《甘肃省“一区一州”脱贫攻坚电网专项规划》顺利通过国网公司审查,临夏州2018—2020年配农网规划投资达24亿元。确保到2020年,临夏电网农村地区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由99.79%提升至99.86%,年户均停电时间由18.4小时降至12.3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由97.98%提升至98.60%。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大电网延伸范围内“户户通电”率达到100%,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由56%提升至80%,供电服务水平达到甘肃省农村平均水平。
企业要发展,就更离不开忠诚、担当、奉献的精神。“只有平台才能为我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土壤,才会有我们个人发展的机遇,所以无论在何时何地,我都要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企业与我共命运,我与企业共成长。”沈国华说。
新闻推荐
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是推进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重...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