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变迁话建置

民族日报 2018-11-29 09:28 大字

(接10月11日4版)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军破河州,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府治设在河州城内,有大量的蒙古军驻扎。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设河州路,路治也在州城,下辖定羌、宁河、安乡三县。城址靠北塬山根,称为北古城。今称为“大十字”的地方即为城市中心。

明代以后,河州有了志书,记载较为具体。明太祖洪武十年(1337年),河州指挥使徐景和指挥同知何锁南截元城(北古城)之一半,向南扩展一里。原南城门成为城中心作钟鼓楼,新城南门是今中心广场。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重修,“高其雉堞,深其湟池,楼橹分布,更铺翼然”。“城周九里三分,南北长二里半,东西长二里又百步,四门城楼相对”。城高5丈,厚3丈,有垛口1820个,池深2丈,宽3丈,除北城无门外,东、西、南门均有瓮城相护,湟池有吊桥,城门悬闸板。元城南门城上建3层5间转角飞檐大楼,高5丈,匾书“安远”。北城楼制如南楼,匾书“镇边”,塑玄武像,旁有解缙诗:“陇树秦云万里秋,思亲独上镇边楼。几年不见南来雁,真个河州天尽头。”还有许多文人墨客题咏。东门匾曰“平秩”。西门匾曰“定羌”。城市中心鼓楼(即现在的州政府附近)高5丈,上建3层转角色檐谯楼5间,高6丈,南面匾书“河湟雄镇”,北面匾书“夷夏大防”。明时置悬钟,铜壶滴漏。元代在河州路设立的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就在元城南门即明代的鼓楼上。明嘉靖年间知州任官重修,有碑记。

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被贬谪河州的苏寒村守此地,将州治北面台地辟为枹罕园,种花种菜。凉亭小榭,绿树成荫,成为河州胜景。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知州樊相见城池狭陋异常,街道不直,路向偏拐,自西转东,不符体制;民居、局厂自由发展,拥挤不堪。于是决定重修,“移居民于隙地,移局厂于废站”,“改曲为直,变偏为正,巷道洞开,体面轩豁,昔日之侧陋,一旦厘正矣”。对州城进行总体规划,作了较大规模的改造,使街道肃正,河治改观。州府所在地以旧都督府公廨改建,明、清沿袭,历有修葺,今为州液压件厂厂址。嘉靖四十年(1561年),知州刘卓在苏、樊二公修建的基础上,对州衙全面修葺,植以槐柳;南首新坊,题匾“古枹罕郡”;筑南堤,修州仓。

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年),河州知州聂守中对州城进行扩建,建立城外关厢,延袤7里5分,以护重城。南门外关厢长5里,城高3丈,厚2.5丈,沿城砌有垛口500个,设稍门3座。南门扩展到三道桥广场,修楼一座,称“稍城门”。门额上镌有“古枹罕”三字,字大盈尺。城南关厢一带又称八坊。东西城门外亦建有关厢,各设三座稍门,规模较小,东门外关厢长仅百步,西门外关厢长2里。

明末,城西北处湟城已平,东西关厢废弃。清初,筑拦马墙围护城北。清顺治五年(1648年),在当地反清斗争中,原城楼被损坏。顺治十五年(1658年)重修。

康熙末年,王全臣任河州知州时,对河州州城的一些重点设施进行重修。康熙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1704—1706年),重修了演武厅、监督府、谯楼、禹王庙、城隍庙、文庙等。王全臣和副将李凤翔在东门外二里处重修了演武厅。演武厅为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始建,明孝宗弘治年间都指挥蒋昂重修。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重修,“高大为昔日三倍,筑月台、吹台、将台,栋梁栏楯,克称巍焕”,“傍植榆柳千株,循浚沟池为环绕之”,凤凰环其左,牛脊抱其右,后则高原万顷,前则夏水千曲,“把盏临风,觉山水以为之改观矣”。同时,王全臣与郭朝佐重修了专理茶马互市的河州监督府(府治在今凤林小学东首),将昔日之榛莽荆棘、蠹梁腐桷、颓垣断壁、荒墟废址变为重门广庭、讼堂书舍、仓储马厩了,改善了茶马互市的条件。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移修文庙,文庙旧址在今邮政局之旁,王全臣移到今凤林路,即凤林小学址。改善教学条件,“建文庙,立义学于四乡,延名师于远郡”,授课执教,培养人才。州城历史在风风雨雨中又过了二百多年,由于战争频仍,加之自然侵蚀,至清末民初时,城池已是残垣断壁,破烂不堪,“城楼半圮,女墙倾颓尤甚”。导河县知事张华林提交预算,打算维修城池,上报未批。于是“撙节核减”,压缩开支,节俭维修,“选正绅,佣壮夫”。自民国五年(1916年)至六年(1917年)冬近两年时间恢复旧观。

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城区道路泥泞,房屋破烂,铺面陈旧,陈设简陋。专员公署设在原东岳庙旧址,新中国成立初为行政干校,现为州委党校校址。

新中国成立以后,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州治仍在临夏市(即明代以来的河州城池)。历届政府不断地进行城市建设,无用的旧城墙逐步拆除,路面不断加宽、硬化,各种公共设施和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不断改善。1950年拆除解放路和团结路沿街2000余间铺面,路面由5米扩展到8米。1956年拆钟鼓楼,1969年拆南城楼。大十字至大夏河桥的2000多米大道贯通市区。东西向的民主路,长2963米,与兰郎、刘临公路相接,逐步加宽到20米。纵贯东西的庆胜路、红园路与环城东西路相接,长1500米,逐步加宽到25米。还有西关路,新西路,环城东、西路,滨河路,不断更新加宽。至1996年,共拓宽新建道路26条,长12.27公里,铺设路面21.92万平方米,主要道路加宽到34米。硬化路面22条,98%以上铺成沥青石子路或混凝土路面。群众集资硬化小巷街364条,总面积20.35万平方米。

临夏市区的13座桥梁,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全部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1986年修成新西路北端后,河上新建一座长133.5米、宽15米的平梁平板桥,名为大夏河第二大桥。

新中国成立前夕,公共设施只有国民党临夏专署、县政府、警察局、各中小学、会馆剧院及寺庙道观、四座城楼及鼓楼。20世纪60年代后公共设施增加,1985年市区内分布300处,占地200公顷,占全城面积的23.16%;楼房尚无10层以上建筑,4~6层的楼房占90%以上。1986年—1995年,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共搬迁安置居民1749户,拆迁房屋21954间,计19.78万平方米。原主街两侧的破旧平房被风格各异的楼房取代。在临夏1986年三十周年州庆,投资1100万元,新建楼房39幢。1987年后,许多州、市机关单位,金融单位,商业服务设施次第落成。至1993年底,解放南路汽车站候车大厅、水泉宾馆、市政府招待所、市丝绸厂修成;解放路高层建筑接踵而起,有毓贸大厦、友谊商场、市公检法办公楼、市医院住院部大楼、市农行办公楼;三道桥广场有民族宾馆、工贸大厦、金融服务中心等;团结路有新华书店、市工商行、保险公司、市人行、市建行、州财政局、州农行等;市区还有许多建筑,如州电力总公司、州人行、州水电局、市财政局等。1987年—1993年,市区房屋总投资8397.6万元,总建筑面积2393万平方米。1994年为迎接四十周年州庆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建成2层以上建筑物205幢,群众集资和投资2.37亿元,其中生产经营性项目占90%以上。摘自临夏史话丛书《临夏州史话》

新闻推荐

砖瓦窑的华丽嬗变临夏市南龙镇尕杨家村“三变”改革见闻

初冬时节,临夏市华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院内车来车往,一派忙碌的景象。“我们公司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好,股民都满意,所以成了...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