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满父亲记忆的衣箱 ● 金琢
我的父亲是1954年出生的,生肖属马,在我们村和他年龄相仿的人里是唯一的高中生,算得上是那时的高材生,写一手好字,春节各家各户大门上的春联都由父亲挥笔写就。每每要写对联前父亲都会从母亲的衣箱里取出一本写对联的书。因此母亲的红色衣箱在我小时候就显得特别神秘,想过偷偷地看一下,怎奈被一把铁锁牢牢锁住。
听母亲说红色衣箱是外公在她出嫁前从山上砍来柳树请木匠打造的,长一米六七,宽七八十公分,涂满红色的油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也算是很有面子的嫁妆。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目标都是吃饱肚子,至于穿的好不好就不太重要,所以作为嫁妆的衣箱是母亲的阵地,盛放的也多是一些针头线脑的东西。衣箱的地位来自红色的油漆,还有那黑色的似蝙蝠的花纹,寓意着生活幸福。
从小听父亲说,那时因为全民皆兵思想的影响和防止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成果的破坏,年轻人都要参加民兵训练,父亲是高中生,理所应当的成了民兵队长,还领了一杆步枪。为保险期间,每每训练结束就把枪拿回家放在衣箱里。(后来国家不搞民兵训练,枪对父亲来说也没有用处,父亲怕枪械走火伤人,就自动上交给政府有关部门。)慢慢的衣箱就成了父亲的保险柜。
衣箱在我记忆里始终是“铁将军”把门,我也不知道里面装了啥宝贝,但好奇心驱使我几次想敲掉铁锁来探个究竟,但又怕父亲打屁股而放弃。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好奇心慢慢减弱,我也对衣箱失去了兴趣。
参加工作后,很少回老家,甚至过节时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几句而已,衣箱慢慢淡出我的脑海。
今年夏天回老家,偶尔看到经过岁月磨砺的衣箱,记忆里鲜艳的大红色已褪去。便问父亲你的箱子里到底装着啥?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拿了钥匙打开他神秘的“宝箱”。
衣箱里没有啥。有一方砚台,方方正正的,有几支毛笔,还有很多的本本。最显眼的是粮票,有绿色的、黄色的,上面印着“贰市斤、壹市斤”的面额。我们80后对于粮票、布票没有什么概念,这是什么东西?问过父亲后才明白粮票和布票是干什么用的。
由于改革开放前,物资供应紧张,不像现在有钱了就能买各种各样想要的东西,而是先要有粮票、布票,才能买东西。听父亲讲我家那台上海造的蜜蜂牌缝纫机就是用票证从国营门市部买的,那时国营商店的售货员很吃香,买缝纫机时父亲还给当时的一个当售货员的亲戚走了后门,才把缝纫机买到手。当时在我们村缝纫机没有几台,算得上是高大上的物件,母亲用他给我们全家人做新衣服,补旧衣服,那台蜜蜂牌缝纫机现在还在我家,还能使用。
父亲打开红色的《土地承包合同书》给我递过来,上面写着父亲的名字,还有我家承包的土地,面积是8.22亩。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念叨“你和西平(我弟弟)没分到地,好好读书,不然没饭吃。”在父亲的记忆里临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到1981年期间完成的,我是1982年出生的刚好没分到土地。还有一本2001年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到期时间是2028年。土地承包后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格局被打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人们对土地也舍得投入,加上北塬有北塬渠水的灌溉,旱涝都能保收,还有农业科技对种子的改良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北塬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地区!
对于缴公粮80后们应该有印象,衣箱里有一本缴粮食税的记录本,一亩水浇地缴60多斤粮食,我家要缴400多斤。父亲问我:“缴粮你应该还记得吧?”我模模糊糊有点印象!父亲跟我念叨起缴公粮时的情景来,有一年因为粮食晒得干度达不到要求,在粮站的院子里晒了一天,结果下午下起了阵雨,晒干的粮食被雨淋了,接着又连续晒了两天才缴上公粮。
父亲又拿起一本红色的本子,上面一个大大的税字,父亲说从2001年起不用缴粮了,改成了缴税,并且免除了义务工和一些杂七杂八的收费。这就是所谓的“税费改革吧!”“2007年是个好年景!”父亲说:“2007年国家免除了粮食税呀!”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农村支援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到2007年国家免除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这确实有划时代意义。现在国家发放的各种农业补贴算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体现,也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我家也从单纯的种小麦到种玉米,再到种中药材,种植模式也随市场需求发生着改变。近几年父亲渐老,他老人家盘算着把家里的土地流转一部分出去给人家种河州紫斑牡丹。
吃水不忘挖井人,父亲和村里人对党和政府除了感恩还是感恩。用父亲的话说就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能天天吃白面的只有现在,普通老百姓过的好日子,在旧社会里连地主老财都没见过!”
衣箱里还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证和卡,父亲虽上了年纪身子还算硬朗,但对合作医疗毫不含糊,他说我大伯曾生病住过医院就是因为缴了合作医疗保险金,花了几万元,最后报下来算上大病救助的钱自己才掏了六七千块。他说人老了就像机械用旧了,零件指不定哪天就会坏,有了这个保障,生病了不用像以前在家硬扛着了!放下了医保卡,父亲拿出他领取养老保险的银行卡,并说:“没想到老百姓老了国家也发钱,共产党确实对老百姓好呀!”几次想接父亲到城里,但他就是不肯去。没事时父亲在新建的村民文化广场上下下棋、打打牌,母亲跳跳广场舞,生活也不亚于城里。从以前的追求吃饱穿暖,到现在的文化娱乐,农村的面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衣箱里还整整齐齐的放着很多乱七八糟的本本和票据。这衣箱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看着父亲合上衣箱,就像合上了改革开放前到现在的历史书一样。也许每个人的记忆和经历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是父亲这个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的老农的思想在改革中发生了翻天覆地地改变过程,也正是对这些变化的经历和记忆,父亲才装满了那个本应该已经废弃的衣箱。衣箱里没有我所期待的值钱的东西,但这些记忆的碎片见证了农村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显得那样的无比珍贵!
新闻推荐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临夏...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