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之间刻出大艺术

甘肃经济日报 2018-11-08 01:01 大字

杨星国沉浸在创作中。

蛋雕通过网络“走”向全国,目前已拥有20余万粉丝。

精美的蛋雕作品。

一窝“蛋”。

铅笔、刻刀、蛋壳,让蛋雕成为不花钱的艺术。

精雕细刻。

杨星国给孩子们授课。

鸵鸟蛋作品《牡丹亭》。

本报记者王亚蓓文/图

把蛋瓤吃掉,用蛋壳做成工艺品,蛋雕就是这样一种物尽其用的民间技艺,原本投进垃圾桶的蛋壳却在能工巧匠的雕饰下,华丽变身为艺术品。

形态各异的十二生肖、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奇特秀丽的自然风景……一幅幅精致而复杂的景象被雕刻在各类蛋壳上。在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河州蛋雕艺术馆内,几百件蛋雕艺术品每天吸引着无数游人慕名前来。

杨星国是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小到鹌鹑蛋,大到鸵鸟蛋,经过他妙手雕刻,马上就成了精美的艺术品。据他介绍,完成一件蛋雕作品首先需要挑选一个合适的蛋,然后用工具将蛋清蛋黄倒出来,用清水清洗并做防腐处理。接下来就是重要的设计和雕刻阶段,根据构思设计好的图案,在蛋壳上描绘初稿,经过反复修正后才开始正式雕刻。

8年前,杨星国还是一名青藏线上的长途货运司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串雕刻在鹅蛋上的葡萄,当时惊叹不已,从那时起,他就对蛋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蛋雕由于基材薄、脆,还有材质不匀等原因,在创作过程中,以刀代笔,要自始至终保持心静、手稳、下刀准,特别是在作品的关键处,稍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创作蛋雕艺术作品都要经历选蛋、构思、布图、雕刻、修整、装裱的过程。使用工具都比较简单,只有铅笔、橡皮、刻刀,但正是这些简单的工具成就了这门“脆弱的艺术”。

蛋雕初期除了技术方面的难题,还有家人的不理解,但杨星国始终坚持着,他一边跑着货车一边摸索着蛋雕艺术。从一开始的花花草草,到后来的人物肖像,他反复探索终于研究和掌握了一套浮雕和镂空蛋壳的雕刻技艺,并在作品中融入临夏本土文化,呈现出一个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艺术珍品。

2016年,他设计雕刻的一款鹅蛋镂空作品被选为临夏州成立60周年州庆纪念品。同年,采用临夏砖雕图案和雕刻手法设计雕刻的一件鸵鸟蛋作品应邀参加拍摄了2017年央视鸡年春节晚会宣传片。2018年5月,鸵鸟蛋作品《牡丹亭》和鸸鹋蛋作品《八坊印象》在第14届深圳文博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

被誉为“河州蛋雕第一人”的杨星国,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和尝试后研发和掌握了一套浮雕和镂空蛋壳的雕刻技艺,从一名货车司机转身为“手工达人”。在他看来,蛋雕取材鸽子蛋、鸡蛋、鸭蛋等各种蛋壳,一支铅笔、一把刻刀,材质家家都有,是不花钱的艺术。

如今,杨星国的蛋雕已成为临夏的一张文化名片,他的河州蛋雕艺术馆常常承担着接待参观者的任务。据统计,仅去年一年,他的艺术馆就接待了1万余名游客。除此之外,他还会以加入当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师讲课、走进当地小学等形式,为孩子们授课,培养蛋雕工作者的同时让孩子们借助蛋雕这门独特的手工艺创作学会沉静内心。

新闻推荐

临夏州上举办厦·临东西扶贫协作支医学术讲座

本报讯(记者马瑞鹏)为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厦门市支医帮扶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促进两地医疗卫生...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