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八坊十三巷 ◇ 马小梅

民族日报 2018-08-31 09:54 大字

青砖黛瓦勾勒的古朴街巷,砖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记忆,时隔五年再回到这里,扑面而来的是既崭新又古朴且浓郁的生活气息。回忆和现实的冲撞,让我对这片土地既陌生又熟悉。

天空无尽头的碧蓝,我抬眼望着巷口门牌上金光灿灿的“八坊十三巷大旮巷”,带着心底遥远的回忆踩着青砖的小道走进巷子里。进巷口不到十米处,右手边有几间房子,微微前倾的房檐上垂着两只朱红色的灯笼,黄色油漆的木门镶在青黛色的砖瓦墙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细刻的窗户里,不奢华不简陋,是一种让人看着舒服的美。

一路往深处走,最引人注目最喜欢的要数砖雕。以前听说过临夏的砖雕很有名,但没留意过也不懂砖雕这门精雕细刻的艺术,这次可以说是大饱眼福。砖块本来是很坚硬很笨拙的东西,可就是会有那么一双双的灵手巧夺天工。花鸟砖雕图中鸟儿的羽毛根根分明感觉就要展翅欲飞,饱满的葡萄粒粒在叶子的环绕中晶莹剔透,牡丹的花瓣重重叠叠呼之欲出。还有大篇幅的生活场景砖雕画,如纺织图、牧羊图、农作图、水利图,这些大型的生活场景图是临夏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缩影,也是临夏发展的一步步烙印。手指轻轻地触摸着砖块,坚硬和柔软竟然那么和谐的存在,凸出和凹进两种手法栩栩如生地将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雕刻在砖块上。砖雕图案以梅、兰、竹、菊等花草为主,是因为这些植物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和品质。还有随处可见的牡丹,临夏人不仅喜欢种植牡丹,而且把它永恒地刻进砖块里,永不凋谢。

再往深处走,是随处可见的铜雕。卖爆米花的铜人儿悠闲地转着滚筒,玩铁环的孩童满脸笑容,牵马的商人从容地向前走,盖碗茶散发着清香,安静地翻着竹简的老人满脸智慧……小时候经常拿着自家苞谷让爆米花的叔叔爆出脆脆甜甜的爆米花,捧在手里是一整天的清香;铁环是小男孩的挚爱,玩得风风火火,不知疲倦……现在这些很难再见到,却融进铜液里铸成了永恒的回忆。

很远处就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儿,走过去原来是一家饭馆,比饭菜香味更吸引人的是满园的菊花。单瓣的、重瓣的,粉的、白的、黄的、蜡黄的、紫的……小小的院落,我看到了迄今为止最全的菊花种类。粗陋的水缸上面飘着各色的菊花花朵,简陋和美丽的搭配,不喧宾夺主,那种妥帖的美让你忍不住多看一眼再看一眼。坐在花丛中的木椅上等着,房内全是用餐的人,店家没时间招呼。小妹说,能在这儿多坐一会儿也是一种享受,吃不上饭没关系。旁边一位拿着相机的游客不停地拍着院中的菊花,拍完了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给小妹翻着他拍得美照。这么美的菊花,哪个角度都是一幅佳作。

此外,特别吸引人的是各处的蜡像,这些蜡像不仅做得栩栩如生,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穿着大红嫁衣的新娘,浓眉大眼;奶奶盘腿坐在炕桌边,乐呵呵地看着小孩儿在炕桌底下钻进钻出;妻子手里做着刺绣和坐在对面的丈夫聊着天;主人和客人坐在炕桌边,吃着馓子、麻花,桌前的盖碗茶飘着清香……这一幅幅生活的画面,把临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这种温馨而祥和的生活氛围,让人感动。

走到民俗馆的门口,用鹅卵石铺成漂亮花纹的小路直通里面,墙壁两侧依旧是各种题材的砖雕,大气磅礴。里面的房屋虽然有翻新但保留了最初的模样,院内的回廊围着一池碧水,池中心的小桥连着回廊的两端,桥面依旧是用碎碎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西北角的二楼只有一间房,门窗紧闭,连楼梯也被挡着,感觉很神秘,不由好奇地想象以前住在这里的主人到底是怎样的。正方的门窗上是很有年代感的木刻画。隐隐约约能看到油漆颜色,时间虽然磨去了色彩,但没带走那种质感美,反而随着岁月的沉淀,越来越有韵味和质感。

喜欢书画的小妹,总是盯着墙壁上那一幅幅书画。梅兰竹菊的水墨画,尤其是她的最爱。我发现即使是水墨画,牡丹也是篇幅最多的。大片的留白,浓重笔墨的叶子,淡墨的花瓣星星点点,几笔将牡丹的富贵和繁茂勾勒得淋漓尽致。陪着小妹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欣赏书画,临走之前她还意犹未尽。

或许是喜欢这种复古的和谐民居图,或许是曾经三年生活在旁边,我是那么喜欢这里。如若有机会,我会再来临夏,安安静静地看这里的砖雕、木刻,还有彩绘勾勒的民居。

新闻推荐

激荡生命力量共创美好人生 ——热烈祝贺甘肃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

播撒人间大爱,书写生命坚强。美丽的临夏,又迎来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继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之后,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又在...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