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拍岸千帆进 ——临夏州非公经济发展纪实

甘肃日报 2018-07-09 06:11 大字

本报记者王睿君

“重商”是临夏一张特有的名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当时蓬勃发展的临夏州非公有制经济曾有过“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赞誉。

改革开放40年间,临夏州非公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愈加明显,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成为当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引擎和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出多赢的良好态势。

改革开放前夕的临夏同全国绝大部分民族贫困地区一样,环境恶劣、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迫使部分临夏人离开土地,另谋出路。

“那时候,我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跟着生产队干活,一年到头,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提起40年前的往事,年过古稀的马全才老人记忆犹新。为了填饱肚子,他和村里几个年轻人决定出门闯一闯,贩卖小商品以解困境。“那时候,做生意被人称作‘投机倒把\’,所以我们也就随便卖点茶叶、白糖等生活必需品。”马全才回忆说。

1978年12月,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这对于饱受贫困煎熬,同时又极具经商头脑的临夏人来说,无疑是久旱之后的甘霖。

“我成为最早一批的个体经营户。”40年前,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商品经济的闸门时,30出头的广河县三甲集镇上集村农民马全才,堂堂正正做起了羊毛贩运生意。

20世纪80年代末,先富起来的马全才,依靠经商贩运积累的资本760万元,办起了自己的毛纺厂,当上了厂长,成了全省闻名的民营企业带头人。

地处中原农区与青藏牧区过渡带的临夏,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商贸重镇,又是自明清以来“茶马互市”的贸易中心。浓厚的商贸积淀,使许多像马全才一样脑瓜灵活的农民,在改革开放伊始就跳出小农经济的羁绊,在商品经济的海洋里如鱼得水。

从传统的商贩起家,从地摊到商场,从农区到牧区,临夏每10人中就有1人走向市场。“东进西出,南来北往”,他们或经商、或贩运、或搞流通,充当起东西部地区间商品交易的“二传手”,商业经营网点星罗棋布,商贸流通网络连接全国25个省区市的50多个地区。

1978年,临夏州共有2031家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2346人。费孝通先生这样评价当时活跃的临夏商贸经济:“他们上西藏、下江南、钻帐房、进商店,足迹遍及大江南北,7天一趟广州,10天一趟拉萨已成常事了。他们中的许多人终年活跃在青藏高原,把各种工业品送到牧民手中,又从一座座帐篷中收购农牧产品送到临夏市场,形成了收购、运输、销售一条龙的流通体系,正在西部少数民族中开辟着一条新的丝绸之路。”(转8版)

新闻推荐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首届毕业生质量评估工作启动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陈礼娟)7月2日,临夏现代职业学院首届毕业生质量评估工作启动会召开,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田...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