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农业科技新高度 ——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见闻

民族日报 2018-05-26 09:28 大字

 

鸟瞰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走进临夏百益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座连栋温室,眼前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一座美丽花园。据该公司技术总监杨丽莹介绍,这里的“土”不是“土”,这里的蔬菜和草莓都采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供蔬菜和草莓生长的“土壤”其实是栽培基质。普通日光温室都存在虫病害的问题,一般种两三年就不能种了,如果连续种相同的作物则更严重,而这种有机生态基质则可以循环利用,只要按需对其进行消毒和追肥即可。 

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花架”,上面红绿相间,走近细看,原来这不是“花架”,而是一排排管道,上面种植着蔬菜和草莓,管道里流淌的是供植物生长的营养液,这种设计不仅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还从很大程度上利用空间,可谓一举两得。

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人员唐明虎介绍,临夏百益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占地面积2234亩,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致力于现代农业、秀美乡村、绿色田园建设,全力打造集农业科技示范、品牌销售、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点。 

这是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 

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政府扶持、合作社主导、市场化运作、群众受益”的模式,坚持走设施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的路子,规划建设“一区”“四中心”“四产业园”(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产业园、特色林果标准化产业园、畜牧养殖标准化产业园、生态休闲旅游服务产业园)。 

对这几年园区建设,园区工作人员王辅刚如数家珍:“前几年,引进百益公司等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种植油桃、大樱桃、苹果等苗木19万株,栽植面积3000亩,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实施。2017年,在土桥等6个乡镇流转土地1.6万多亩,栽植以啤特果树为主的林果50万株,直接收益农户达到5000多户。目前,累计建成日光温室7133座、8680亩,钢架大棚4365座、2300亩,种植草莓、蔬菜、食用菌等3.7万亩,建成占地60亩的蔬菜保鲜库和占地86亩的蔬菜批发市场各一处;以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84个,规模养殖户1683户,年加工饲草料30万吨;建成特色林果基地16个;为打造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实施了源头路、观赏性花海、生态公园、星级农家乐提升改造等一批旅游观景工程。 

记者与在园区打工的北塬乡娄高祁村民潘尚梅交谈时说:“我们家的6亩多地流转给了百益现代农业科技公司,一年能收入1万元左右。我又在百益公司打工,一天工资65元,一年收入1—2万元。我丈夫也在周边打工,收入也不错。现在,我们家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站在一旁的杨丽莹解释道;“百益公司把自身发展与产业培育、就业扶持、促农增收相结合,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加收入。每年吸纳当地300多名群众(特别是土地流转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月收入1800—3000元。” 

据了解,近年来,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积极探索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土地和闲置房屋、设备等财产性资产,在清查核实、确权登记、评估认定的基础上,通过一定形式入股参股到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取得股份权利,实现资源变资产;将各级各部门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生产和扶持类财政资金,按照各自使用管理规定和国家政策要求,折股量化为农民持有的股金,实现资金变股金;引导和组织农民自愿将土地、农机具、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协商评估折价后,投资入股经营主体,实现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正阔步向前,科技兴农的号角正在万顷塬上奏响。

新闻推荐

临夏州村级幼儿园建设实现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马瑞鹏)5月22日,记者从州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上获悉,2011——2017年,全州已投入7.3亿元资金,实现了1500人以下有...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