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心在哪里 家就在哪里

民族日报 2018-02-07 11:16 大字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出自《论语》的话一直是历代用来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的金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这句话也渐渐失去了它的意义,从上世纪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父母到长三角、珠三角“淘金”。

21岁的高翔是地道的临夏八坊人,同时也是一名“淘金族”。2013年,上完高中后他只身一人前往兰州的一家知名影楼当起了学徒,当时,800块钱是他一个月的收入。

回忆起那时的学艺时光,高翔的话语透出一阵苦涩——“我们临夏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尕娃(男孩),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每当夜晚降临,还是会想家,想父母……那份苦真的不好吃。”一年后,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高翔顺利出师。因为精湛的摄影技术,学艺时期所在的影楼给他开出了近7000元的工资,希望这个优秀青年能留在大城市展示自己的才华。

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高翔婉拒了这份厚邀,毅然回到了临夏。

“我跟许多在外拼搏的年轻人一样,都面临着尽孝和闯荡的抉择。现在出门闯荡,跟父辈那个时代不一样了,临夏虽然小,但是这几年也跟兰州没什么太大差别,就业、生活环境甚至比兰州更好。现在,我在临夏也能拿到近5000元的工资,完全够我所有的开支。尽孝与事业兼得,那我为啥还要选择在外漂泊呢?”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普通临夏人,我没有太多想法,我的父母、我儿时的玩伴、我的记忆、我的家都在临夏,心就在这些上哩,再哪儿都不去了。”看着他一脸憨厚的笑容和作出的抉择,让我们对这个年轻人的成熟想法倍感欣慰。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书结尾处写到:“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而在高翔眼中,我们得到了“家”的答案——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程,“家”则是我们旅途中的一个个“驿站”。我们一直都在旅途中忙碌着、奔波着、找寻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幸福在哪里?它就在我们的身旁,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的心里。而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新闻推荐

临夏市举办少儿春节联欢晚会

1月31日,临夏市文广局、临夏市电视台主办的“萌犬迎春、魅力河州”为主题的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在临夏大剧院举行。晚会上表演了舞蹈、独唱、朗诵、武术等24个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为观众送上了一份新...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