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有魂——记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成武
他以精诚为医的博大情怀,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他在“神经外科”这个别人眼里高不可攀的医学尖端科技领域里勤恳钻研、孜孜以求,在三十年的从医生涯中,用奋斗之笔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他就是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成武。
心系病患精心行医
1987年,周成武从兰州医学院毕业之后,一直在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在工作中,他精益求精,尽最大努力解除患者痛苦。工作是他生活的一条主线,在这条线上的病人是他工作的全部。每天上门诊、下病房、做手术,值班、会诊,用热心、耐心、精心、细心围着病人转,虽然工作平凡、枯燥,但面对一张张痛苦面容,他没有选择逃避,病人的需要就是他的第一目标。
从医三十多年来,周成武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外科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的为病人解除病痛。
周成武积极研究探索临夏州和甘南州常见的弥漫性脑囊虫病的诊治技术,应用“双侧颞肌下减压加大剂量肠虫清”治疗,使其疗程明显缩短,治疗费用有了很大的下降,减轻了农牧民的经济负担,多次收到牧民献来的“哈达”。
作为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周成武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一直倡导“和谐科室,快乐工作”的理念,努力发展神经外科的亚专业,以提升技术水平。州医院神经外科目前已涵盖颅内肿瘤、神经创伤、脑血管疾病、脊柱脊髓疾病、神经康复等五个亚专业。2017年,他所在的科室被评为临夏州临床重点学科,每年诊治神经外科疾病患者1500人(次),治愈率达90%以上,现已发展成为甘肃西南部地区神经外科中心之一,为临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神经外科人才梯队在多年构筑下日趋成熟完善,确保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周成武多年来对人才的悉心栽培和对神经外科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
技术高超医德高尚
周成武从医至今有30年,每年参与抢救危重病人500余例,经他手抢救的病人已达上万例(次),抢救成功率达85%以上。周成武经常强调的是:“临夏是个贫困地区,要多为患者着想,给患者最合理的治疗”。平时教育年轻医生时,他常说:“健康是指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在给患者看病时,一定不要忘记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争取经过治疗,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周成武重视科室的医德医风建设,近几年科室不断收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表扬信和旌旗、匾额100余(次),周成武婉拒“红包”上千元,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心慈行善治病救人
周成武对病人耐心温和,对家境不好的病人,更是关心体恤。科室经常遇到“三无”病人住院时,他从不推辞,并给病人买日常用品,对其生活给予帮助,联系民政局、社会慈善机构等分担病人的住院费用,经常开展科室献爱心活动。
2013年,有一位外地女性高龄患者住院期间,因无子女、无经济来源导致患者精神抑郁,出现自杀等行为,周成武和科室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地做患者的思想工作,进行心理疏导,并联系交警、民政等部门积极协商解决患者住院费用,周成武带头捐款,并动员科室医护人员开展献爱心活动,解决患者的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问题。经多方诊治,患者痊愈出院。她非常感激周成武及科室医护人员对其生活上的照顾,并且和科室的医护人员成为朋友,经常打来电话聊聊家常、嘘寒问暖,以此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周成武经常说:“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精益求精是我的追求,解除病人痛苦是我的目的,病人满意是我的标准”。
(尹始学杨生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慧霞)11月3日,临夏州2017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临夏分校举行启动仪式。此次活动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为主题,旨在宣传终身教育思想,树立全民终身...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