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智:在苏丹打拼的日子

民族日报 2019-11-23 00:41 大字

“苏丹虽然经济比较落后,但是对中国人特别友好,无论大人小孩只要见到中国人都喊‘索迪阁’,在阿拉伯语里是朋友的意思。”在中资泰昌集团苏丹—项目部担任办公室主任的马智在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

父亲支持成就留学梦

出生于临夏县红台乡王堡村的马智现年31岁,曾经他心怀考上大学找一份稳定工作的愿望,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努力着,但是在公布高考成绩的那天,他的梦破碎了,世界仿佛失去了“光明”。马智说:“我无法面对父母的期望,当时在我们村只有2个高中生,比我高一级的同学落榜后选择在家务农,现在我又落榜上不了大学,许多家长就会觉得读书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幸运的是,我父亲虽然也是高中学历,但他坚持让我上学,爷爷不重视教育让父亲失去了上大学找到好工作的机会,父亲不希望历史重演,决定让我复读,当时我觉得复读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无论如何也不去复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临夏州民族学校的招生简章,上面的阿语专业让我眼前一亮,学习阿语不仅为自己增添了一个新的语言技能,还能出国留学,何乐而不为呢。然后我就跟父亲商量,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既然你选择了就要努力学习,要做好出国留学的准备,不能半途而废。就这样我在临夏州民族学校选择了阿语专业,通过努力,临近毕业时我顺利申请到了苏丹非洲国际大学的名额。”

坚持战胜了诸多困难

2010年10月,马智一行7名同学踏上飞往异国他乡的征途,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留学梦,心情特别激动。当飞机到达苏丹首都喀土穆机场后,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当时他还以为是飞机发动机产生的热量。10月国内天气已经渐渐变凉爽了,苏丹怎么这么热呢?后来才知道苏丹被称作“世界火炉”,常年平均气温在30度左右,夏天最高气温达到50度。到大学宿舍发现一切离想象的情况相差太远了,一间宿舍住有不同国家的8名学生,只有一台电风扇,心理落差特别大,在这样的环境里熬四年,能熬下去吗?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错误的选择,可一想到与父母分别的那一刻,母亲眼中的泪水,父亲眼里的期盼,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开始上课时,他又一次遭遇了打击,由于词汇量不足,老师讲的知识一点也听不懂,只好恶补单词,找比自己程度好的学长补课,慢慢地开始习惯在苏丹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勤奋顺利毕业。

他说:“苏丹的大学时光虽然辛苦,但是现在回想起都是满满的甜蜜记忆。”

年薪接近20万元

2014年6月,中铁一局响应国家“企业走出去”的号召在苏丹设立了办事处。马智成功应聘入职中铁一局苏丹办事处,并以翻译兼向导身份陪同局有关领导拜访了苏丹铁路局、公路局、道路桥梁部,进行项目洽谈及介绍我国相关政策,顺利签署了几个项目的谅解备忘录。由于当时苏丹南北分裂,当地政府没有资金投资建设铁路、公路等收益比较缓慢的项目,需要我国的援助。两年后,苏丹经济不景气,许多中国企业开始撤离苏丹,中铁一局安排让他回总部工作。当时他的妻子在苏丹攻读研究生,马智不放心把她一个人留在苏丹,就放弃了回国机会,从中铁一局离职后应聘到泰昌集团。

马智说:“泰昌公司于1992年在温州成立,2003年发展为泰昌集团,现拥有员工1700多人,年产值超16亿元。经营涉及输变电、建筑、智能电网三大产业,拥有杭州、温州、嘉兴三大生产基地、九个控股子公司,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制造为核心,以服务为纽带的综合型企业集团。该集团已在马来西亚、苏丹、肯尼亚、刚果(金)、坦桑尼亚多地设立办事处,工程产品出口十余个国家。2016年初,泰昌集团中标了苏丹红海州约7亿元的电力项目,正在招聘办公室主任一职,基于对苏丹的熟悉和在中铁一局工作的经历,我在众多应聘者中胜出。任职期间主要负责采购、清关及跟业主、监理和苏丹政府部门的沟通工作,年薪近20万元。”

马智告诉记者,苏丹是中国的好朋友。在苏丹,中国人最多时达12万人,在市场里90%的商品来自中国。

他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学习知识不但让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更改变了世代贫困的面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希望有更多的临夏朋友走出来,外面的世界很广阔。现在,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在世界各地都可追逐自己的梦想。”

新闻推荐

临夏县实现“一乡一农机合作社”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张志强)为了实现“一乡一农机合作社”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今年,临夏县继续在马集、民主、路盘、坡头、南塬、莲花6...

临夏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