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哥哥”的“莓”“菌”致富梦 本报记者 乔栋明 梁永吉

民族日报 2019-05-22 09:42 大字

合作社技术人员查看羊肚菌生长情况。

时值初夏,地处太子山麓的临夏县刁祁乡草木青翠、溪流潺潺。青山绿水间,该乡友好村的树莓苗长势喜人,而与之相应的长80米,宽6米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则格外耀眼。走近羊肚菌种植大棚,就能闻到阵阵菌香,许多农民正在地里忙碌着,尝到了增收甜头的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羊肚菌因其菌盖外观形似羊肚而得名,是一种珍稀名贵食药兼用真菌,被誉为“菌中之王”。目前,羊肚菌产业已是友好村助农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

说起羊肚菌的种植,就绕不开万众创新高原林下羊肚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创办人王国保是一名复退军人,在结束5年的部队生活后,他先后干过酿酒、销售、保安的工作。曾经,因家乡贫困,他走出了家门,可在内心深处,家乡厚实的土地时刻牵绊着他,如何能让父老乡亲早日摆脱贫困成了他的心头事。

友好村属高寒偏湿半湿润气候,这里民风淳朴。尽管常年辛劳耕作,但这里群众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王国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在经过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他发现这里的土壤、气候适合种植羊肚菌,而且羊肚菌生长周期短,增收效果好,是短平快助农增收的典型项目。

于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兵哥哥”的王国保,在变卖自己兰州的房产后,筹集资金开始了试种。据王国保介绍:“当时,由于村上的很多人观念比较落后,习惯了种植传统农作物,都不知道羊肚菌是什么,认为他不好好种地是不务正业。”

面对周围人的不解,军营里磨练出来的坚强意志、“不抛弃、不放弃”的创业誓言没有让这位复退军人退步。凭着一股韧劲,王国保开始了“单打独斗”。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国保经过精心的培育,羊肚菌长势喜人,当年就获得了收益。周围的群众看到种植的羊肚菌能有这样好的效果,都争相跑去“取经”。王国保趁机给大家讲解羊肚菌的好处,和群众充分沟通后,他们都表达了想改种羊肚菌的想法。

友好村的江怀青是村里最早外出的务工人员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无法从事体力活。面对这片贫瘠的土地,他又找不到增收的好方法。当看到王国保的羊肚菌有这样好的前景,他把自家的4亩土地流转到合作社,自己又在合作社当起了管理员,从事锄草、采摘等工作。

看着曾经贫瘠的土地给他增加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望着长势喜人的羊肚菌,江怀青盘算着今年的收入。他激动地说:“羊肚菌种植是11月下种,次年5月结束,属于农闲时间,很适合我们种植。在外面漂泊了半辈子,总以为只有外出才能赚钱,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轻轻松松挣到钱。现在,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不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还能增加收入,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种植羊肚菌,成了江怀青一家脱贫增收的好项目。江怀青家挣到了钱,激发了周围群众发展产业的动力。如今,王国保的合作社已吸纳农户85户,其中建档立卡户就有20户,种植的羊肚菌因品质好,远销四川、广西等地,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掘到第一桶金的王国保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在羊肚菌丰收的同时,2017年,他又流转了5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树莓。2018年,种植的树莓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采摘,让这座昔日闭塞的小村庄顿时焕发出勃勃生机,也让群众实实在在尝到了“莓”“菌”的实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王国保说,未来几年,合作社将着力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计划种植牡丹,积极探索树莓、牡丹、羊肚菌三种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力争把友好村打造成知名的生态避暑度假区、休闲采摘区,形成高有牡丹树、中有树莓、低有羊肚菌的自然遮阴网,进一步还原生态,让当地的群众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感受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让父老乡亲早日摆脱贫困奔小康。

新闻推荐

让道路更通畅 使出行更安全临夏州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见闻

出行,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道路交通安全,事关我们每一个人。连日来,临夏州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对货车、农用车、电动车载...

临夏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