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在手 小康不愁——临夏县开展技能培训见闻

民族日报 2018-06-16 10:08 大字

年过半百的临夏县韩集镇下阴洼村五社的姜学萍最近特别忙。她从以前做完农活就无所事事的“闲”人,变成了“痴迷”学习掌握一门技术的大忙人,俨然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

与以往干农活做家务不同,这次她学的是一门技术。

原来,她是临夏县相关部门联合兰州东方技术学校共同举办的2018年省级劳务品牌培训班上的一名牛肉拉面学员。

姜学萍告诉记者,她的三个儿子分别在新疆、济南、南京从事餐饮行业。自己与儿女相隔遥远,聚少离多。她想帮儿子分担点家庭负担,可苦于没有任何技术,到哪都似乎成了负担。当看到开展的技能培训中可以学习拉面技术,就果断报了名,想通过掌握一门技术,力所能及的帮儿女分担一点,既能解决自己和儿女分居两地的问题,又能增加收入。

记者了解到,此次培训对象以上、下阴洼村2个贫困村从事餐饮服务的贫困户劳力为主,对部分有需求的非贫困户开展牛肉拉面技师、烹饪技术培训,以此来提高贫困户劳力的就业技能,推动“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工作落地见效,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姜学萍只是全县开展技能培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临夏县按照“掌握一门技术,介绍一个岗位,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从技能培训、组织输转、维权服务等环节入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各培训机构开设了葫芦雕刻、砖雕、牛肉拉面、汽车驾驶、布鞋加工、挖掘机操作等专业,在预脱贫村设立培训点,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有效提高了就业技能水平。

据统计,2017年至今,临夏县累计完成技能培训4070人次,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月收入在2800元至4000元之间,比培训前增加了800元至1200元。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有效增加了农民工收入。

一技在手,小康不愁。临夏县劳务办王玉国说:“我们改变以前的培训模式,从贫困群众最需要的方面入手,市场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技能人才,逐步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方式的转变,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帮助贫苦户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土地流转带来双赢效应 ——临夏县北塬乡娄高祁村见闻

本报记者王睿君通讯员刘刚林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临夏县北塬乡娄高祁村的燎原乳业集团丰源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金国栋带着我们...

临夏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