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监控+网格员” 查田间,保卫蓝天 智能电子眼360度“瞄准”秸秆禁烧

济宁晚报 2018-06-15 09:26 大字

本报记者 杨柳

眼下,全市夏收工作已基本结束,秸秆禁烧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自5月20日济宁市进入农作物秸秆禁烧夏季重点时段以来,全市没有环保部卫星监测通报的火点,秸秆禁烧工作态势保持稳定良好。近日,在经开区马集镇武街村,插着禁烧巡查小旗的禁烧网格员轮流奔走在田间地头,全天候严防秸秆焚烧火点的出现。记者了解到,在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上,经开区建立了全覆盖的网格化秸秆禁烧管理体系,并利用电子监控系统对秸秆焚烧情况进行监控和预防,力争实现零火点。

全天候巡逻1024名网格员奔走在田间地头

“为确保夏季农作物秸秆焚烧重点时段‘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被国家卫星遥感监测到一个火点\’,我们建立完善了镇、管区、村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以镇管区为单位建立了全覆盖无死角的网格化秸秆禁烧管理体制。同时,明确各网格负责人,在秸秆禁烧重点时段实行24小时驻守、值班、巡查和看管。”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洪强告诉记者,按照1人/100亩以内的配备标准,各村镇聘请有责任心的村民担当地块网格人员,1024名网格员佩戴执勤袖箍,手持禁烧小红旗,全天候巡逻在田间地头,确保重点路段有人看、每个地块有人包、每个农户有人管。

“除了轮流吃饭和轮流休息的时间,我们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在田间地头巡逻。哪怕白天有村民下地干活,我们也要跟着去看看。”经开区马集镇武街村57岁的禁烧网格员刘明乐告诉记者,他们村里大约有1000亩农田,有12名网格员负责秸秆禁烧工作的巡查和看管。村里的这千亩农田,他们每个网格员一天下来至少也能全部巡查五六遍。

此外,记者在经开区马集镇上店子村的一处农业服务联络站注意到,除了在现场值守的禁烧工作人员,灭火器、铁锨、扫帚等各类防火设备一样不少。据该村村支书付吉荣介绍,在近些年秸秆禁烧宣传下,大多村民对秸秆禁烧工作趋向认同和理解。

全天候监控3秒一抓拍让火点无所遁形

今年经开区开始利用“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对秸秆焚烧现象进行监控和预防,为禁烧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可以做到将全镇的耕地范围全覆盖,实行24小时无缝隙监控,可从根本上转变秸秆禁烧的监控方式,既节约资金又确保效能,实现了禁烧监控无盲区。”经开区马集镇相关负责人贺兆锋告诉记者,在出现火点时,电子监控系统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从源头上打破了传统监控在时间、空间上的诸多限制。

“依托移动基站铁塔资源,安装高清网络摄像头,通过基站光纤宽带连接至‘千里眼\’平台,能够对周围方圆2.5公里范围的农田进行全天候监管。”经开区马集镇“蓝天卫士”平台监管员王倩倩告诉记者,监控摄像头可做到360度旋转,且每2至3秒钟切换抓拍一个画面,监控系统会自动将同一画面的前后两站照片进行对比,若后一张出现前一张没出现的烟雾,系统将自动报警。这些监控信息将经由“蓝天卫士”监控电脑和手机客户端实时传送给监管人员,以便监管人员及时进行处置。截至目前,经开区9.6万亩小麦已收割完毕,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97.2%,均进行了粉碎还田。此外,经开区现已播种8.8万亩,没有出现一起秸秆焚烧现象。

▲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网格员巡查秸秆禁烧情况。

新闻推荐

临夏县公益团队举行小丫包发放活动

本报讯(记者马玉兴)日前,临夏县向阳花公益志愿者协会前往漫路、莲花、桥寺、先锋等乡镇的中小学,开展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

临夏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