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干部帮扶记 本报记者 乔栋明 刘红红

民族日报 2018-06-10 09:32 大字

“要真扶贫,带着感情去扶贫,让贫困村的父老乡亲尽早实现脱贫致富。”这是陈登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央企派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陈登把扶贫户当亲人,为白土窑村的发展献计出力,在干部群众当中传为佳话。

大山深处的临夏县掌子沟乡白土窑村,一直以来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条件差,是临夏县扶贫攻坚重点村之一。在群众看来,致富奔小康是一个多年实现不了的梦。

2017年7月底,时任南光集团珠海振戎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的陈登被组织任命为白土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到村上后,他就走遍了白土窑村的沟沟坎坎,以便熟悉村情、了解民意。

陈登是南方人,长期在北京工作,驻村伊始,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对他而言,要想摸清村里的贫困面,与当地群众的沟通是横亘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障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企业到地方,工作环境和角色完全变了,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是听不懂语言,工作就很难开展。为此,他在了解村情民意的时候,注重跟乡村干部沟通、和村民打交道,慢慢也能听懂一些临夏话,克服了沟通障碍。

贫困非一日之“寒”、脱贫非一日之功,只有发展产业是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长久之计。

当了解到白土窑村个别群众因为种植药材摆脱贫困的事后,陈登心里萌生了带领种植当归的想法。

今年新春伊始,白土窑村按照“党建作引领,大户做示范、合作社作支撑,三变促改革,劳务促增收”的发展思路,由村支部牵头,种植大户王志强带动,组建了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家里七口人,有十五六亩地,十亩地我转到合作社种了当归,一亩地流转的费用是300元,十亩就收入3000元。最后当归收获后卖得好我们还有分红,土地流转以后我们又在这里打工,一天给我们90元到100元。”谈起发生的变化,村民马忠祥娓娓道来。

陈登说:“对建档立卡户种植中药材(每亩)补贴1000元,非建档立卡户每户每亩补贴800元,群众入股的积极性很高”。

在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致富产业的同时,陈登积极向公司争取,有针对性地选取8户贫困家庭开展了“救急难”工作,发放了1000至1万元不等的救急资金;协调资金116万元安装了269盏太阳能路灯,保障了村民夜间出行安全。同时,还积极为贫困户出谋划策,极大地激发了困难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

村民王仲英说:“陈书记来我们村后,非常关心我们。去年帮我贷款5万元,让我的儿子做生意,后来又帮助我搞养殖,目前已经摆脱了贫困,用俗话说就是把我拉富了。”

陈登表示:“虽然我的任期只有2年,但我会把这个产业扶贫的工作好好做起来。如果我的任期结束,这个事情还没有做好,我打算向集团申请延长时间,一定要把扶贫工作做好,让村里的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奔小康。”

陈登带着庄严而艰巨的使命,拿出只争朝夕的精神,冲在前、干在前,不脱贫不离开,用脚步丈量脱贫路,用真情谱写幸福歌……

新闻推荐

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努力取得新的突破

本报临夏讯(通讯员南茂林)6月5日下午,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副组长朱玉带领工作组,深入临夏县召开...

临夏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