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撑起新希望 本报记者 张志强 通讯员 吕学鹏

民族日报 2018-04-26 09:38 大字
 

四月的太子山下,果花飘香。在临夏县掌子沟乡白土窑村,村民们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忙着种植当归苗,为今年的产业脱贫种下希望。 

掌子沟乡白土窑村是一个偏僻山区村,靠天吃饭、亩均产值不高,普通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脱贫攻坚的需要。 

今年,白土窑村在南光集团的扶持下,进行土地流转、种植中药材,由王志强牵头成立了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48户贫困户为合作社社员,让贫困户就近务工就业。

东西协作帮扶单位南光集团派遣干部陈登作为白土窑村第一书记,村上积极与集团衔接,解决中药材产业扶持资金200万元,给广大的中药材种植农户吃上了定心丸,为脱贫攻坚打开新局面;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出点子,拓宽增收渠道。 

陈登向记者介绍说:“今年,我们南光集团在白土窑村打造‘三变\’改革试点基地和中草药种植基地,一方面鼓励大户种植中药材,另一方面计划给建档立卡户每户补贴1000元,非建档立卡户每户补贴800元。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合作社的建立,带动群众种植经济作物,增加收入。我们计划在白土窑村先试点建设,试点成功,再在其他村、乡镇扩展开来,让广大农户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政策红利。” 

白土窑村依托独特的地域气候优势,把精准脱贫工作及“三变”改革相结合,以种植中草药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利用,分散的农户抱团发展,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为更多的贫困户找到了一条增收门路。 

掌子沟乡白土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志强介绍说:“我们的合作社通过“三变”模式,土地入股186亩,吸纳了贫困户48户,平时打工的就有100多人,如果今年种植效益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吸收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同时,还有资金入股,分红收入、打工收入等,让大家共同致富。” 

“我们村每家的土地亩数多,庄稼收成不好,每年种庄稼都亏本,种当归最合适。今年,我流转了10亩地,除了土地流转金,当归收获之后我们还有分红。土地流转之后,我就进入合作社种植当归、拔草、管护等,又是一笔额外的收入。”二社群众马忠祥激动地说。 

县农技中心主任李董魁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对特别适合种植中药材的10个合作社的两千亩当归示范点,无偿提供黑地膜12吨,并派出技术干部进行现场培训,在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服务,同时,在当归生长的全程当中,开展技术追踪服务,帮助种植户有一个好的收成。”

新闻推荐

“一户一策”求精准“量身定做”促脱贫本报记者乔栋明通讯员窦琦

漫路乡麻莲村山路回转,可利用土地少,多数群众戴上了“贫困”的帽子,是临夏县典型的山区村,也是重点贫困村之一。2016年,漫路乡副乡长王强成为了麻莲村驻村包社干部,开始了他为贫困户“量身定做”的扶贫...

临夏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