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马哈三的脱贫故事

民族日报 2018-02-03 09:51 大字

1月29日中午,记者踏着积雪来到地处临夏县西南部的刁祁镇多支巴村,一幢幢大瓦房、小二楼静静地矗立在暖阳里,折射出近年来多支巴村外出务工给这片村落注入生机与活力。

一进村委会,记者就与镇村干部交谈起来。村第一书记徐立平说,多支巴村贫困面从2014年的55.1%下降到2017年的16.3%,劳务输出成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动力。“十社的马哈三是我们村靠务工摘掉贫困帽子的一个典型。他的事迹十分感人,也很有代表性。”一旁的村支部书记马社勒夫如是说。

“马老板,来来来,快进来!”在村支部书记的召唤下,马哈三走进了村委会。

马哈三个头不高,憨厚而朴实,话语不多,但句句都是那么实实在在。“我不是什么老板,只是一个带头打工的民工罢了,领导们别再拿我开玩笑了。”

今年55岁的马哈三,从一出生,贫困就与之相伴。为了生活,10多岁的他放弃学业,过早地步入了风雨寒苦相伴的人生历程。为了生计,他从事过许多行业。

“17岁时我跟着邻村木匠师傅学手艺,从那时起我便暗下决心:诚实做人,好好学手艺,做一名好木匠,过上好生活。”马哈三说。他从打零工开始,一点一滴积累经验,一步一个脚印,渐渐地,他的木匠手艺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他也尝尽了辛酸,磨炼了意志。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诚信为本、技术过硬,马哈三得到周围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可由于人多地少、种植结构单一且产量低等因素,马哈三一家人的生活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

人有旦夕祸福。3年前的一场大病夺走了马哈三儿子的生命,儿子的离世,给马哈三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的精神完全垮了。

“那时我已经年过半百,两个孙子一个5岁、一个1岁,感觉一下子没了主心骨,也没心思出去挣钱养家。所以,家里的日子过得十分困难,可以说成了村里最穷的人家。”马哈三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乡上的徐书记一次又一次地来到我家,给我做思想工作,宣传党的好政策,鼓励我振作起来……乡村干部说到做到,给我落实了5万元产业贷款、1.15万元的危旧房改造款、8000元的养殖暖棚款。”

党的脱贫攻坚惠民政策点燃了马哈三脱贫致富的信心。看到别人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他暗下决心:再苦再累也要摘掉自己的“穷帽子”。

借助政策扶持和贷款支撑,马哈三在自家院子修建牛羊暖棚,购买了2头牛、4只羊,育肥后卖出,收入1万多元。就这样,树起生活信心的马哈三又操起木匠手艺,带领村里10多户贫困户成立了务工队,凭借以前积攒的信誉,以刁祁镇为根据地,承揽工程。2016年底,他便脱了贫。如今,随着承包的活越来越多,马哈三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摆脱贫困的马哈三,对困难群众有着特殊的情结。他时时处处关心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马社勒夫说,马哈三宁愿自己少挣钱或不挣钱,也要保证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按时发放工资。现在,这些农民工都修建了新房子,买上了新家具。

如今,马哈三成了村里的脱贫明星。我们衷心祝愿,多支巴村在马哈三等致富能人的带领下,劳务产业越做越大,收入越来越高,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英国国际咨询与资源企业公共卫生师来临夏州开展高血压病知识培训

本报讯(记者马玉兴)为提高临夏州群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积极采取行动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高群众健康素质,1月24日至25日,英国国际咨询与资源企业公共卫生师白玲一行先后在临夏县刁祁镇卫生院、东乡县人...

临夏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