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的坚守 康乐县东大门战疫情纪实

民族日报 2020-02-17 10:03 大字

自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康乐县在主要道路出入卡口设立6个疫情防控检疫点,组织开展疫情排查登记工作。2月12日,康乐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康临交界处交通检疫站,蹲点采访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前线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早上6时30分,虽然天还没有亮,但在康临交界处交通检疫站记者看到晚班执勤人员还在坚守着,各项工作在井然有序的开展中。

初春的康乐县,早上的天气依然很阴冷,虽然此时的车辆和行人不是很多,但检疫站的工作人员却不敢疏忽大意。他们当中交通警察指挥停车,医务人员负责测量驾乘人员体温,交通、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工作人员对来往人员进行信息登记,一切都井然有序,过往车辆和人员也都配合指挥,接受检查。

康乐县运管局副局长田海军对记者说:到凌晨两点以后(车辆)就慢慢的少了,我们值班的人就可以稍微休息一两个小时,从早上五点半以后,过路的车陆续会增多,我们就上岗了。最近车流量最多的时间段就是早上十点到下午五点多。

7时30分开始,车流量陆续增多,这个时间段经过的车主要是物资保障车。一车车满载新鲜蔬菜、瓜果的车辆从临洮返回,为全县人民及时补充生活必需品。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全县人民生活物资充足,康乐县交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等部门与临洮县对应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为物资保障车辆办理通行证,确保全县蔬菜、瓜果等生活必需品正常供应。8时15分,检疫站迎来天亮之后的第一波从贵州省河源市返乡人员。他们一行5人拖着行李箱进入检查站,按照工作流程,检疫站工作人员首先对他们进行体温测量,并对其展开询问、排查和详细登记信息。体温正常情况下,由检疫站安排出租车送回其所在乡镇卫生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8时30分,大家迅速吃完简单的早餐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请到这里测量体温。”“您的体温是36.5度。”“请到那边进行登记信息。”这是体温测量员马兰芬一天说的最多的话。

马兰芬是从县地病办抽调的工作人员,从1月28日开始,她一直坚守在检疫站工作一线。记者了解到,马兰芬的丈夫于2019年8月因病离世,家里留下了年迈的公婆和两个孩子,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最近又逢婆婆胳膊骨折,生活不便,需要人照料。疫情当前,忙碌的马兰芬只能把家中的一切交给还在上高中的女儿,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马兰芬对记者说:半年以前我的丈夫去世在工作岗位上了,现在家里就剩两个老人,两个娃娃,因为我们是独生子,两个老人,两个孩子都需要我照顾,虽然这个担子在我身上,我还是觉得生活是第一,工作也要继续,不管有多大的压力作为医护人员咱们必须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康乐县地病办工作人员杨玉萍对记者说:作为我的朋友,她在工作岗位中很辛苦,她的家庭很特殊,但是她仍然坚守在一线,无怨无悔,作为一个女人,我觉得她很坚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在防疫站每天的繁忙工作中,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暖心的画面。10时,康乐县穆润德面包店为检疫站送来了爱心面包。附城镇张寨七社的村民自发为检疫站送来了饮料和方便食品等慰问品。光辉商砼混凝土搅拌站为检疫站每天义务送水,支援防疫工作。光辉商砼混凝土搅拌站送水人员马儿沙对记者说:我是光辉搅拌站上的,各点的工作人员很辛苦,我们就来送水,工作人员给我们看守大门,你们辛苦了。

连日来,像这样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场面,每天都在康乐县检疫站、村、社区的疫情防控检查点上演着。康乐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自发行动起来,或送矿泉水、牛奶,或送方便面、盒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着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战士。

截止2月12日,康乐县红十字会累计收到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1167128元,其中1149778元用于全县疫情防控工作,累计收到价值39522.72元的疫情防护物资,充分体现了康乐县广大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支援疫情防控的坚定信心。中午12时,检疫站临时厨房内工作人员正在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午饭,虽然只是一碗水饺,但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大家都很满足。

13时30分到17时,是一天中人流量最多的时候,各部门工作都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

记者在询问返乡人员后得知,近期受疫情影响,南方一些企业出现停工停产,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影响,导致了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检疫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家住虎关乡吓沟村的务工人员马永华、马春萍夫妇从江苏南通返乡。在检疫站,他们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了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和详细甄别,由专车送到乡卫生院进行进一步检查,然后在家中进行隔离观察。

返乡群众马春萍对记者说:今天工作人员把我们送到家了,我们(保证)这十四天和家里人也不接触,不串门、不走亲戚,自我隔离。

为确保防疫工作做实做细、不出纰漏,也让返乡人员能顺利返回,康乐县从出租车公司临时抽调十辆出租车,专车接送返乡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18时30分,简单的晚餐后,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换班。

“请您靠边停车接受检查!”“请大家配合体温监测!”“您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要对您的信息进行登记,请您配合。”……交通防疫检查站现场,一位带着口罩,声音宏亮的交警不停地指挥着车辆,维护现场秩序。

姬红伟是康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同时也是一位共产党员。自1月26日县上设立康临交界交通检疫站以来,他已在这里连续执勤了18天。18天来,无论黑夜到白天,带着为民抗击疫情的神圣使命,姬红伟等68名公安民警和卫健、交通等部门近130名工作人员,时刻坚守在检疫站上。

姬红伟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交通警察,我将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岗位,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站好岗,值好班,做好交通防疫检查站的车辆人员检查,全力以赴为全县人民创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全、有序的环境。”疫情在前,警察不退。从20时开始,检疫站迎来了全天的第二波人流高峰。此时的返乡人员经过一天的车途劳累,到达检疫站时饥寒交迫、疲惫不堪。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给他们送上矿泉水、饼干、方便面,缓解他们的劳累,让他们一天的疲惫和担忧瞬间消失在家乡的东大门上。

2月13日凌晨1时,此刻大多数人都已入睡了,但康临交界处交通检疫站依然灯火明亮,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在寒风中坚守着,对于他们而言,新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正是有了在一线工作的他们,坚守在一个个24小时中,无怨无悔地舍弃“小家”,才成全了我们“大家”。让我们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士致敬,让我们团结一心、咬紧牙关,全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据康乐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推荐

战“疫”一线的小志愿者

近日,在康乐县八丹乡黄家庄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卡点上,经常有两个小小的身影在跑前跑后地忙碌着。疫情当前,他们本应该在家里...

康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康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