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病根”拔“穷根”

民族日报 2019-08-19 09:29 大字

“党的政策好呀,给我们解决了看病的大难题。”在康乐县苏集镇古洞沟村一处民房前,46岁的张建德正忙着打扫门前空地,看到我们,他高兴地说道。

“病来如山倒”,对贫困群众来说,生病住院是最大的难题。张建德患腿疾已有十余年,腿疼得厉害时,他只能躺在炕上,无法下地干活。除了上学的两位孩子,张建德家只有靠妻子马毛女一人操劳。劳动力缺失,再加上治病所需的医药费,对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开始不当回事,后来病重了,村卫生所治不了,想去大医院又看不起,只能拖着。”张建德如是说,干农活不方便,打工没人要。日子越过越穷,病越拖越严重。

“生活很困难,拿什么来治病?”一边是无钱医治的焦虑。“你这种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情况必须要做手术,耽误不得。”另一边是医生强烈的建议。

然而,2018年的一天,古洞沟村村医康阿舍给张建德家带来了好消息。“你不用担心住院花那么多钱啦!”康阿舍对他说,康乐县已经在县域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制度,还有民政兜底保障等惠民政策,像他这样的贫困患者,住院按比例可以报销大部分医疗费用。

最终,张建德听从医生的建议接受手术,由于腿疾比较严重,由县医院负责联系送他到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做手术治疗。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随后张建德转入县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他的身体开始一天天好起来。出院那天,妻子在医院结算窗口仅用十几分钟就一次性办理完了所有的报销、减免等手续。张建德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惠民政策。

一系列健康扶贫政策让这个贫困家庭“由阴转晴”。“报销比例提高了,还不用来回跑,方便了很多。”张建德说,贫困户大病医得起,看病少跑腿,让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身体慢慢好起来后,妻子在外打零工补贴家用,张建德也不闲着,在家里养了3头牛、4只羊。他对记者说,病好起来了,更要尽自己所能,让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一人重病,全家受累。长期以来,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面临的一道“拦路虎”。要让贫困群众在得了大病、重病时,看得起、看得好病,首先能做的就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医疗保障水平提高,能减轻贫困患者的治病负担;而报账流程少、手续简便,又能让患者少跑路,更顺心。”康阿舍介绍说,“另外,针对长期卧床不起的重病居家康复贫困人口,我们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制定‘一人一策、一病一方’,由县、乡(镇)卫生院医生提供签约服务,定期回访诊疗,提高居家康复治疗效果。”

在健康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也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像张建德一样,当地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享受到国家健康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健康扶贫的一系列“组合拳”,为他们织出了一张健康“保护网”,力阻“病根”变“穷根”,让贫困户看病再无后顾之忧。

新闻推荐

康乐县依法拆除竹子沟和直沟内的违法建筑

本报讯(记者郭慧霞袁林)近日,康乐县文旅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等多部门配合,依法拆除了竹子沟景区和直沟自然保护区内...

康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康乐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